read-contentj_readContent"
>听到数据,沈无霁神色顿时严肃起来。
抬手拾起桌上一张名单,细细看去,名单上大部分都是商人、学子身份。
少有的已经步入朝堂,尽管官位并不高,但都不过二十余岁,可赞一句未来可期。
陈名如指向另一侧的名单,继续道:“三百六十行,不说行行都有幼慈院的人,最起码已经遍布了一半。”
“幼慈院会给予所有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待他们有能力养活自己时,幼慈院就会放手。
若他们在立足后想斩断前缘,只需回报院内一件事、一样物,大到金银财宝,小到一个铜板、一个馒头,幼慈院一应接受。”
“历年来与幼慈院斩断前缘的人有多少?”
“不足十人。”
沈无霁望着名单,陷入沉默。
陈名如笑着说:“这些都是好孩子,大多已出人头地的孩子会托人将让他们的贴身信物送回,称此生与幼慈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几年来孩子们陆续长大,往院中的捐赠只多不少。”
闻言,沈无霁感慨道:“善有善报,幼慈院是大善。”
若不是幼慈院尽心尽力善待孩子们,也不会有这般涌泉相报的时候。
养恩大于生恩,幼慈院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陈名如颔首:“幼慈院不为名不为利,或来或去只求问心无愧,从不挟恩相求。”
介绍完,陈名如又拿出几捆卷轴递给沈无霁,“这些是参与幼慈院建设的孩子,他们知晓幼慈院另有他主,也自请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卷轴上约有近百人。
沈无霁看去,一眼看到数个熟悉的名字。
近半是这两年踏入官场的官员,自京官到地方官员,应有尽有。
还有将领侍卫、太医院使、各官门客、行医富商……
沈无霁合上卷轴,认真地问陈名如:“您真的要将这些人交给我?”
陈名如含笑道:“这些人连带我们,本就是您的属下。”
沈无霁长吐出一口气,起身,俯身拱手,沉声道:“无霁定不负所托。”
陈名如笑着离开。
离开前,她留下了佛塔信物,是一个银质长命锁,上刻‘无霁’二字。
沈无霁望着长命锁有些愕然。
这锁他自小便带在身上的,但那场大火后,长命锁就消失了,许多幼时有记忆的人也消失,但此番长命锁竟然是成了佛塔的信物?
摩挲着几近九成新的长命锁,沈无霁有些心绪难定。
第二天,沈无霁再次寻到道野和陈名如,询问那场大火的后续。
如他所料,死亡的三十人中有十人趁乱离开了皇宫。
逃离皇宫的人现在多在南皇和大齐两国发展。
他们的离开是为了迷惑沈周如,让沈周如不敢对沈无霁下手。
说到这里,陈名如脾气上来了,怒道:“虎毒不食子,沈周如居然以慈父之姿给亲儿子下毒,畜生!”
他们在外的势力发展得再快再好,一时半会儿也插不进被沈周如严守的皇宫,离开的人与众世人般只知沈无霁被溺爱,或有被捧杀的嫌疑,但应该暂无生命之忧。
道野和陈名如都以为沈周如有所顾忌,不敢明目张胆对沈无霁下手,谁成想暗地里他阴毒到这般地步。
沈无霁望着手中长命锁,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