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无霁回朝述职,当着一众文武百官的面讲自通州发现屡次坑害己方大军的贺泽成;
讲玄州彻夜烽火台紧急调兵支援;
讲安州各大乡绅士族商行团结对外,帮助援军诛杀叛贼;
讲鹤老将军和江敛临危不乱,江城守军誓死守城,用空城计拖到援军赶到;
讲海隆带兵急攻康州、文州,得当地百姓相助,顺利收回两州。
……
寥寥数句话概括了天沈这一个月的势力变迁,令文官心惊,令武官沸腾。
沈周如越听,心越沉。
那所谓的百姓乡绅团结对外,豪门氏族共御叛贼,里面有多少是沈无霁的势力?
更莫提此番事了,通州、玄州、安州、江城四大州府必会为沈无霁马首是瞻,连章望宇、海隆、鹤老将军都任他调遣——
沈周如不敢再想,他只觉得手脚凉得发麻,寒意渐生。
后面沈无霁说的那些事情,像风一样从沈周如耳旁滑过。
待声音消失了,他恍惚地看一眼下方,众文武百官包括沈无霁都在等着他的反应。
沈周如回神强笑道:“三皇子辛苦了,传朕旨意,三皇子沈无霁身先士卒、骁勇善战连守数城,特封为亲王,赐封号恭。”
恭王?
沈无霁好笑地抬头,正撞见沈周如带着不甘和畏惧的眸子。
他微微勾唇,迎着沈周如的注视行礼接旨。
见沈无霁接了旨,沈周如又开口道:“既然大军凯旋、失城收复,恭王就将兵符交回吧,以免再次出现承安侯的事情。”
沈无霁挑起眉,就着接圣旨的姿势应道:“父皇说的是,兵符是极其重要的信物,儿臣还有与兵符相关的要事相告,不过暂时还未定论,无法公开直言,请恕儿臣私下汇报。”
沈周如心里打了个颤,面上不显,强硬道:“那先将兵符交回来再言。”
沈无霁笑了下:“是。”
闻言,沈周如喉结滚了数下,神色雀跃,是欢喜激动的。
既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应了下来,他不信沈无霁敢忤逆圣旨。
等他拿了兵符——
沈周如呼吸压不住的急促起来。
这早朝才过了一半,江敛和鹤老将军依次出列述职,最后再由沈无霁呈上将士名单,或论功行赏,或收尸归籍。
工作量太大,一时半会儿确定不玩,名单便交由兵部与户部进行统计。
后面的早朝就与沈无霁没什么关系,他和沈无憾站在一起,无所事事地数朝上官员。
沈无憾目视前方,双唇微动:“三皇兄,别来无恙。”
“好久不见。”
沈无霁轻松地应,“看你脸色不太行,没休息好?”
沈无憾:……?
你怎么好意思说出这句话的?!
他忍不住扭头看一眼沈无霁平静的侧脸,默默深呼吸冷静了下,往旁边挪两步远离他。
沈无霁也不是想气自己弟弟,就是挺久没见,不知道该怎么和他相处。
他琢磨了下,小声道:“说实话,我们也没想到父皇会让世子给你伴读,你要是冲我生气,我可不乐意。”
沈无憾:…………
拳头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