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儿站住了脚步,神秘地一笑,抚了抚我耳边的青丝,道:&ldo;我,决定此番陪你一同入宫,同生同死,同进同退。&rdo;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今我有如斯知己在自己身边又是何等的幸运。
&ldo;你不要谢我,我为了你,也为自己,更为了哥哥。&rdo;欣儿道,仍旧如常恬淡地笑着,&ldo;我也不愿意参加选秀,所以,便愿意陪你一同入宫。&rdo;
我只点头,此时再多的话语都是多余的,我只是紧紧握住欣儿的手,不断地点着头。
&ldo;谢谢王爷!谢谢王爷!&rdo;我们二人的目光被街边的一阵嘈杂之音引走,我见路边跪坐着的三个衣衫褴褛的穷人朝一个身穿粗糙麻布衣裳的年轻人千恩万谢着道谢,手中捧着装银钱的荷包袋。
那身穿麻布衣裳的年轻人身材高挑,面目清俊,嘴角含着笑。那人意识到我与欣儿的目光便也望了过来,四目交汇时我敛回了自己的目光,而欣儿却怔在原地,目不转睛地望着那渐渐远去的背影。
我笑着拉了拉她的衣袖,说道:&ldo;姐姐,好啦,都走远了,还看什么呢?&rdo;欣儿回过神来,只觉脸颊微热,慌忙用手背贴在自己的脸颊,一人痴痴地道:&ldo;我梦里或见过此人。&rdo;
我更加笑出了声,说道:&ldo;姐姐,见过他?那个穿麻布衣服的&lso;王爷&rso;?&rdo;
&ldo;妹妹别胡说,&rdo;欣儿有些怒意,低声道,&ldo;正因他的穿着打扮,我才觉得似曾相识。不骄傲自居,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百姓,才是个好王爷。&rdo;
我点头,看着欣儿从未如此涨红过的脸颊,心里也为她而开心起来。
我丢下欣儿,跑到那三位受了资助的穷人身边,问道:&ldo;老先生,刚才那位穿麻布衣服的王爷究竟是谁啊?&rdo;
那老人答道:&ldo;姑娘有所不知,那王爷是当今圣上的弟弟,名讳常宁,人称平亲王的。&rdo;
我道了谢,再回欣儿身边,只说道:&ldo;姐姐,他叫常宁,和我们府上的小帮手常平、常安或许是兄弟呢!&rdo;
欣儿笑骂道:&ldo;你呀!就会取笑,这话叫别人听见了,便告你大不敬的罪过了!&rdo;
&ldo;行了姐姐,我替你问清楚了,他便是平亲王,姐姐有什么打算没有?&rdo;我笑问道,打量着欣儿。
欣儿自己一个人念道:&ldo;常宁,平亲王,他就是五贤王。&rdo;我一个人立在一旁听着,原来欣儿之前也有耳闻过她,或许这当真是冥冥中的一种缘分呢?
八月十五那日酷暑难耐,我摘下了耳上的湖绿耳环和手腕上的红玉手钏,纯风替我简单地梳理好发髻,只缀上一只短流苏的银簪,我端详着镜中格外素净的自己,沉下心来,终于要到了离开家门的日子了。
欣儿已等在了门外,她身上穿了件银白色的织锦旗装,耳边盘着发髻,插着一对红色珠翠的步摇。琉璃手里提着欣儿的包袱,二人一同站在马车旁。
我去给阿玛额娘磕了头,管家的顾文孝也等在阿玛房里,见我走来,向我行礼道:&ldo;格格此番进宫不必担心,奴才的女儿闺名唤作子静的,就在宫中慈宁宫当差,她入宫也有三年了,还有两年便也可以出得宫来,她是奴才家的女儿,不比格格,若是家里有意,也可接出宫来。&rdo;
我想起儿时的玩伴子静,同我与欣儿一起长大,她虽是管家的女儿,我却一直视她为自己的姐姐,从小到大子静对我和欣儿无微不至,只是三年前她入得宫去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额娘也拥我入怀,哭道:&ldo;女儿一切多加小心,若有机会便去和你子静姐姐见上一面,相互也有个照应,额娘在家等你回来。&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