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四百一十七章用双手建起的“奇迹”
李锐的终端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妻子发来的视频通讯。
他走到休息区的角落接通,屏幕上出现妻子和女儿的笑脸,朵朵举着一个更大的月球基地模型:“爸爸,我听说你们那边地震了,你没事吧?妈妈做了好多红烧肉,冻在冰箱里,等你回来吃。”
“爸爸没事,基地很安全。”
李锐的声音温柔了许多,“朵朵要好好学习,爸爸很快就能回去看你了。”
妻子轻轻抚摸着屏幕:“我们都很好,你不用惦记。
你在月球上的每一个成就,都是我们的骄傲。
对了,航天局说,明年会组织第一批基地家属探亲,我和朵朵已经报名了。”
李锐愣住了,眼眶瞬间湿润。
他从来没敢想过,家人能来月球看他。
“真的吗?”
他声音有些沙哑。
“当然是真的,”
妻子笑着点头,“到时候,我要亲自尝尝你说的基地自产小麦做的馒头,还要看看你建的能源站。”
通讯结束后,李锐久久没有说话。
他抬头望向舷窗,地球的光芒温柔地洒在他脸上,乡愁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却不再是之前的苦涩,而是带着期盼的甜蜜。
他想起刚到月球时,每次和家人通讯都会忍不住想家,而现在,他开始期待在月球上迎接家人的到来。
旁边的陈玥看着玻璃罐里的红豆苗,嫩芽已经长到了两厘米高,翠绿的叶片朝着地球的方向伸展。
“我妈刚才给我发消息,说家里的春笋已经挖了,等我回去做腌笃鲜。”
她轻声说,“不过现在,我更想看看这颗红豆能不能在月球上开花。”
苏晓宇端着一碗刚做好的冷吃牛肉走过来,分给两人:“尝尝我改良的配方,加了基地生态舱种的辣椒,更辣更香了。”
他指着终端上的饭馆定单,“现在基地里好多人都爱吃我做的家乡菜,我打算申请扩大饭馆规模,以后家属探亲来了,也能吃到家乡味。”
林峰走过来,接过牛肉尝了一口,赞许地点头:“这个主意好。
基地不仅是科研和工作的地方,更应该是有温度的家。
等家属们来了,让他们看看我们在月球上的生活,看看我们种的粮食、养的微生物,看看我们用双手建起的一切。”
接下来的几个月,基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月探四号”
的返回舱顺利停靠在基地对接舱,带回了重达50公斤的月球深层土壤样本,陈玥的团队通过对比表层与深层微生物,提出了“月球生命内生假说”
,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轰动。
氦-3开采区经过加固和技术升级,转化率稳定在40%以上,首批商业氦-3运输舱成功抵达地球,为地球的核聚变发电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
苏晓宇的“地球味道”
饭馆扩大了规模,还招聘了两名擅长不同菜系的厨师,菜单上新增了东北炖菜、江南糕点、XJ烤串,每一道菜都带着浓浓的家乡味。
饭馆的墙上贴满了基地人员和家人的合影,还有孩子们画的月球基地,温馨而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