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闻言,沉默着没说话,指尖轻轻摩挲着下巴。
他从温禾的话里,隐约摸到了一种全新的做事逻辑。
不是靠朝廷强制推行,而是靠实际成果吸引众人主动跟随,这比任何政令都更有说服力。
“你这方法,可有名字?”
李世民忽然问道,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
温禾脸不红心不跳,张口就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反正这名言在当下没人听过,借来用用也不算过分。
李世民咂摸了一下这句话,又深吸一口气,反复品味着“实践”“真理”“标准”这几个词,只觉得这话既朴素又深刻。
沉吟片刻,他重重点头,赞了一声:“善,说得好,用实际收成说话,比空口讲道理管用多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喊声突然传来:“小郎君!小郎君何在?”
温禾这才恍然。
刚才他就是听到喊声回头,才撞见李世民父子,结果被这意外状况打乱了思路,把正事忘了。
他抬头望去,只见冯大虎正朝着这边快步跑来,脸上满是焦急,见他看过来,顿时喜出望外,加快了脚步。
“小郎君,牛来了!”
冯大虎跑到近前,气喘吁吁地说道。
“刚才从附近村子借来了,现在就在农庄门口,您要不要去看看?”
说着,冯大虎的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眼神里满是疑惑。
他认得李承乾。
昨日跟着温禾一起来的贵人,可眼前这个穿着粗布短打、却自带一股威严气度的中年人,他从未见过,也猜不出身份。
温禾见状,连忙打圆场:“这是我远房亲戚,今日听说农庄要春耕,特意来看看热闹。”
冯大虎立刻露出憨厚的笑,对着李世民躬身行礼:“原来是小郎君的亲戚,见过郎君!”
可他心里却在暗自腹诽:‘看这郎君气度不凡,不像是寻常庄户,怎么会来投奔一个年轻的小郎君?莫不是家里出了变故,想靠着亲戚的关系,谋些农庄的好处?’
想到这里,冯大虎心里悄悄留了个心眼。
这些年他可见过太多那种黑了心肠的了。
自家小郎君人好心善,可不能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给骗了。
李世民的注意力全被“耕牛”勾着,压根没察觉冯大虎心里的小算盘,转头对温禾问道:“农庄里没养自己的耕牛?”
在他看来,以温禾如今的财力和农庄规模,买几头壮牛绝非难事。
“有是有!”
冯大虎连忙凑上前,憨憨地笑着解释,“不过前些日子邻村春耕缺牛,小郎君心善,就先把咱们的牛借出去了,想着等他们用完了再要回来,咱们晚几天播种也不碍事。”
“嗯,他一贯心善。”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眼底藏着几分笑意。
自己果然没看错人,温禾不仅有谋略,还存着一颗体恤百姓的心。
他心里甚至已经开始盘算。
日后这小子若能在史册上留下名号,那“识人善用”的评语,也得有他这位帝王的一份。
温禾站在一旁,看着李世民莫名愉悦的模样,心里直犯嘀咕:‘笑个屁啊,不就是借了几头牛吗,至于这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