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说那部写侦探的说吗?听起来確实是个不错的故事,我们要是能有那样的能力,指定能让苏格兰场的警察亲自上门求我们!但有时候我其实更喜欢別人改编过后的版本嘿嘿嘿。”
“改编过后的版本?你在哪里买的?”
虽然米哈伊尔也有点想借一部说话,但由於別人说到这一部分时就压低了自己的声音,於是米哈伊尔便只能作罢,一边吃著手上的东西一边继续看起了最近的报纸。
在报纸上米哈伊尔显然能够得到不少他想知道的信息,就像刚才的工人们討论的那样,上一期的《血字的研究》的內容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竞就当读者们都处於一头雾水的情况,甚至说觉得这件案子会更加复杂和曲折的时候,那位神奇的侦探福尔摩斯竟是直接就將凶手给逮捕了!
但是明明都把犯人抓住了,却是迟迟不肯讲推理的依据和过程,反而是讲起了犯人的故事!
这样的设计无疑让很多读者不满,不过或许也是因为中间有著这样的停顿,许多读者纷纷大胆猜测起了福尔摩斯究竟是如何发现凶手的。
单单就米哈伊尔报纸上看到的猜测,就包括但不限於什么福尔摩斯闻出了凶手的味道、福尔摩斯其实早就认识凶手。
这些猜测虽然格外的大胆和不靠谱,但这无疑是让福尔摩斯的討论更上一层楼,在上一期《血字的研究》发行之后,报纸上几乎是隔三差五便会出现一篇討论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每一个人在討论完之后都免不了在文章的末尾声討米哈伊尔一番。。。。
米哈伊尔:
66”
那你们就瞧好吧,接下来两期还是犯人的故事!
其实严格来说,《血字的研究》这部小说確实有些鬆散了,福尔摩斯跟犯人的故事的篇幅几乎是五五开。虽说犯人的故事这部分写的也还算不错,但对於更加喜欢福尔摩斯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设置还是有些不太友好。
总之米哈伊尔在这部分確实是做了一些处理,让犯人的故事更加浓缩和紧凑,但即便如此,肯定还是得再连载一两期犯人的故事。
所以米哈伊尔决定不看接下来两期的评论了,只要他不看,別人的威胁就无法伤到他,咳咳。。
抱著这些想法,米哈伊尔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出版商桑德斯这里,准备跟他稍微谈谈下一部福尔摩斯系列的事情,毕竟《血字的研究》的话確实没有太多的內容,米哈伊尔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考虑是再连载一部长篇还是连载几个短篇故事了。
而桑德斯在看到米哈伊尔的第一眼,他几乎是从椅子上直接跳起来的,接著他便赶忙跑了过来紧紧抓住米哈伊尔的胳膊,像是生怕米哈伊尔会突然消失一般,然后他才几乎是含著热泪般地看著米哈伊尔道:
“您终於回来了!这段时间我一直担惊受怕,一想到您有可能不回来我就痛不欲生!”
米哈伊尔:“?”
捨不得福尔摩斯带来的销量就直说好吧?!
这番话整的人背后冷颼颼的。。
“嗯,我拿下一部小说的稿子过来了。”
有点无力吐槽的米哈伊尔摇了摇头,接著便从自己包里拿出了一篇稿子。
等到桑德斯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並且满怀期待地看向標题的时候,他便看到这篇稿子上赫然写道:
《最后一案》。
桑德斯:“???”
这才哪到哪啊?!怎么就最后一案了?!
“哦不对,我拿错了。”
发现不对劲的米哈伊尔赶忙將这篇稿子收回,然后又拿出了另外一篇稿子。
只不过这一次桑德斯並未著急接过来,反倒是直勾勾地盯著米哈伊尔,深吸了一口气后他才伸出拳头道:
“米哈伊尔先生,为了英镑,请您一直写下去好吗?!快把那篇邪恶的《最后一案》给烧了吧!上帝不会允许这样的稿子存在的!光是想想您竟然还写了《最后一案》我就有点不能呼吸了!
相信我,只要將福尔摩斯一直写下去,您绝对会是英国最热门的作家之—!”
这我可比你要清楚多了。。。。
由於手误,米哈伊尔只能是露出了一个尷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接著便果断將话题引向了別的地方:
“不知您有没有看最近的报纸?我准备再写上一篇短篇说了。。
,
等到米哈伊尔真的过来后,老约翰后面热情洋溢的介绍就更让这些工人们感到难以置信了:
“先生们,这位就是炸鱼薯条真正的发明者米哈伊尔先生了!”
一位看上去相当体面的绅士,他竞然也能创造出这样受到底层人欢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