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教授确实对李爱国更满意了,趁着敬酒的空档,走到梁领导旁边小声说道:“领导。我们兰州石化很缺人啊,像爱国这样的人才,那可是很难得啊,足以称得上大化学家了,要不”
话没说完,就被梁领导笑着一口拒绝了:“老师,打住。爱国同志可是校长的心头肉,你要把人弄走了,校长估计得急眼。”
刘教授也只能作罢。
工作餐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梁领导在离开的时候,走到车边上,又停住了脚步,对刘教授说道:“部里面近期打算开会讨论审核项目的事儿,你和爱国把材料准备好了。”
刘教授激动的点点头,领导上了吉普车,离开了。
刘教授回到部委招待所,顾不得已经是凌晨了,拨通了厂里面的电话,将兰州石化即将上马工程塑料项目的事儿汇报给了厂领导。
厂领导特别兴奋,表示将会派遣工作组前往京城配合筹备工作,让刘教授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第二天是周末,李爱国本来打算带着陈雪茹一块去公园划船,却被刘教授拉到了办公室内。
“爱国,我们厂里的工作组已经出发了,咱们得把前期准备好,这项目过审的事儿,可不能大意了。”
李爱国清楚刘教授的担心。
一个项目能不能最终落地,关系到的不仅仅是数百万的投资,还关系到国内化工的发展方向,化工部对此慎之又慎。
在后世,一个项目的审批可能需要数年之久,这确实有些浪费时间了,但也没办法。
毕竟谁也不敢打包票,上马的项目会不会出问题。
“项目的前景也没问题,关键问题还在于项目的可行性,上级领导也最看重这个。”李爱国开口说道。
“你说得有道理。”刘教授点头赞同。
这年月其实有很多优秀的项目,关键是依照现在的水平造不出来,或者是成本太高了。
随后几天时间里,李爱国配合刘教授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的生产工艺。
兰州石化的工作小组赶到京城后,也加入了这项工作中。
工作进展得很快,一个星期后,刘教授带着全套的生产工艺前往部委。
部委经过审查,最终决定在兰州石化上马年产量为二十万吨工程塑料产线及其配套工程。
这个数量虽只有后世的零头,但是能够一锤子定音,直接投出数百万,也足以看出化工部领导的魄力。
伴随着命令的下达,一辆辆卡车满载物资奔赴兰州石化,一个个年轻人挥手告别家人踏上前往兰州石化的火车。
李爱国也把情况汇报给了气象站,请站里面向兰州石化派遣保密队伍。
农夫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感到吃惊,他已经对李爱国折腾的本领见怪不怪了。
考虑到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农夫亲自从二队挑选出了一位老保密,此人姓陈,曾经跟李爱国在吴汉的桉子中配合过。
保密队伍派出去后,刘教授和工作组返回了兰州石化。
李爱国身兼两职,一边帮着那边设计生产工艺,一边继续研究四缸摩托车。
由于兰州石化最快投产也要到年底了,等拿到工程塑料黄瓜菜都凉了。
李爱国申请一批化工设备,安装到了工作室这边。
这年月设备很金贵,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
以前李爱国也想筹备自己的化工实验室,结果铁道部出面都没搞到关键仪器。
此次申请递交上去后,梁领导亲自在报告上写了批语:“爱国同志对化工生产有功!”
靠着这个批语,再加上前门机务段工作室不差钱,不到几天的功夫,带机械搅拌的高压反应釜、气相色谱仪、恒温油浴。等在世界上都算得上先进的设备运到了工作室。
设备到位后,李爱国继续带着张庆典教授做材料试验,利用简易的办法,先制造一些工程塑料,满足四缸摩托车研制所需。
这是一个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的年代。
如果凡事都想着走正规化,等人家把材料给你准备好,那黄瓜菜都凉了。
作为开拓者,就得想办法在荒芜中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实验室造出来的材料成本确实高,纯度也比较低,不过用来造样车的话倒不是问题。
另外,李爱国也有想借机培养一批化工人才的想法。
在这个年代的工业水平下,要想把系统里的技术都拿出来,造出先进的飞机、导弹,各方面的人才都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