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能改进成功,京城工业学院的老师也是功不可没的,要没有他们,好多事情我也弄不明白。现在我觉得实践应该以理论为基础。
一方面是家里孩子多,年龄也小,我媳妇儿一个人忙不过来。现在孩子大一点了,我媳妇儿为了家庭,直接放弃了工作,全力支持我进步。我不想辜负了她对我的期望。”
领导问:“上大学可就脱产了,你家里孩子多,大学的补贴能够用吗?”
严硕明说:“只要我去上大学了,领导不把我媳妇儿和孩子们的京城户口收走,他们有每个月发的粮票,再加上我上大学的补贴,还有原来的一些积蓄,支撑四年还是没问题的。”
领导闻言,笑了笑,说:“户口问题,我们回去开会研究一下吧,之前没有这样的先例。”
严硕明说:“多谢领导。”然后给领导鞠了一躬。
他们这些对话是在表彰大会上说的,所有参加表彰大会的人都听到了。
一出大礼堂,就有技术部门的领导来找严硕明询问情况。
严硕明还是一样的说辞,希望领导能成全他。他的直属领导想放人,又觉得可惜,不放人,又觉得遗憾。最后也以上面领导的意思为准了。
至于其他职工,大家对严硕明准备放弃工作去上大学的看法不一,但大多数是觉得他脑子进水了。
放着这么高的工资不要,非要去上学,一个月杂七杂八加一加,最多十块钱的补贴,他媳妇儿还没工作,家里五个孩子。
就算是原来有积蓄,也顶不了四年呀。
肯定是羡慕人家周寒去上大学了,所以才自己想去的。他也不看看两家的家庭情况是不是一样,人家周寒家只有俩孩子,岳父岳母和老婆还都挣工资,人家有资本,他有啥呀?
两口子都是拎不清的,等他大学毕业后,发现还没现在挣钱多的时候,有他后悔的时候。
一时间,厂区里流传的都是对严硕明和管彤两口子的蔑视,说他们不知天高地厚。
两口子充耳不闻窗外事,专注的准备搬家事宜。
严硕明从那天领导的反应看,觉得保留管彤和孩子们的京城户籍应该没什么问题。
除夕那天中午,孔繁中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
来表彰严硕明的领导细致的了解了严硕明的情况后,又去京城工业学院跟曾经指点过严硕明的老师谈了谈。
最后决定同意严硕明去上大学,既然严硕明的户口跟着学校走了,那家属的户口就不能留在九六零厂区了,房子也不能给他们住了。
不是领导不想体谅他们,实在是不好开这个头。
但领导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给管彤找了工作,是京城工业学院所在区政府机关幼儿园的保育员。
领导的想法是,这样既能解决严硕明家属的户口问题,还能顺便带孩子,更能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减轻生活负担。
一举数得,实在是为严硕明考虑的很周到了。
当然,他做的这些,也是因为严硕明之前做的改进,让工厂超额完成了半自动步枪的生产任务,他也受到上面的表扬,得到了切实的好处。
他觉得,严硕明以后肯定会有大发展,现在结个善缘也挺好的。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