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头九月(下)
根据通知要求,劭群开始办理各类手续。
一纸通知书,全家户口本,来到了韩家镇上的户籍管理机构。大哥国群开着机动三轮车,母亲主刀,劭群跟着。
办理的异常平静和迅速。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也是一脸的好奇。毕竟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军校的,确实是凤毛麟角,军队的多数干部都是从部队优秀战士中提干产生的,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择优选拔招收培养,还没有推开,还属于新鲜事物。
劭群看到了户口转移介绍信上,盖着郑遥的姓名章,印象中好像是初中同学智良的父亲。
8月30日上午,劭群去军校报到,母亲决定亲自送。
劭群出发之前,郑重的跟父亲说,“爹,嫩跟我妈不用再种地干活了,劳累了一辈子,就等着享福吧。〞
大哥国群把母亲和劭群送到了新河,前往潍坊方向的长途公共汽车,临别之际,拼命的挥手。
公共汽车,一路向西,胶莱河大桥渐渐远去,来到了风筝之城潍坊。车票是下午的,站票,没有座。
火车终于在轰鸣声中出发了,劭群的心也不由得自主飞翔。
潍坊的下一站是淄博,青州,然后到了济南,这算是走了一半。车厢内人很多,挤来挤去。除了长时间站立的辛苦,还要经常给别人让路,劭群已经感觉到有些劳累。而母亲,却不断的与周围的人谈笑风生。母亲经常出门坐火车,已经习惯了。
周边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学生,临沂的,竟然也是去北陆学院报到的,好像是二大队的。劭群是一大队的,就默默的听他们说话。
过了济南就是德州了,已经深夜了。德州一过就是衡水,进入河北。凌晨2点多,已经8月31日了,他们终于到了,到了北方的一座省会城市。
这座城市的车站里,到处是进进出出穿军装的人。后来才知道,这座城市就是一座兵城。车站广场,一辆辆绿色的军用卡车,来来回回穿梭。这些都是接站的,他们并不知道,可以免费坐。
天亮之后,母亲和劭群吃了几个从家自带的鸡蛋,两个人就按照通知书说的位置,坐公交车出发了。一条长长的宽宽的大路,叫中山大道,一路向西。走了很长时间,远远的望去,能看见西边的连绵群山。
终于到了学校门口,非常大的大门,一侧竖挂着黑字白牌,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陆学院。另一侧,立着一块警示牌:卫兵神圣,不可侵犯。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各印着一句话: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门两侧有两名卫兵,持枪而立,枪上还有刺刀,阳光下一闪一闪的,明晃晃,透出一丝寒意。还有一个干部模样的,腰带好像还挂着手枪,在一侧的办公桌坐着。
整个场面,庄重,肃穆,神秘。
门口已经站了一些其他来报到的家长和学生,逐一查验,然后凑成10个人一批,一批一批放行。
劭群和母亲终于进学院了,沿着学院的路还是一路向西,属于大上坡,有点像上坡路。路很宽,偶尔驶过的军车,劭群心里就想,他们以后也要坐这样的车。
前面有其他学生和家长,所以跟着走就行了。不需要考虑去哪里,也不需要问。也没人问,路上只有他们这样的人。很少见到别的人。
走了好长时间,由一路向西,变成左转向南,感觉开始热闹起来,人也多一点,原来是一处可以买卖东西的地方,像一个大型商场。后来知道,这是北陆学院最大的军人服务社。军人服务社,就是城市的商场,农村的小卖部,就是军人去购买个人物品的场所,统一称作军人服务社。怪怪的名字,听起来怪怪的,叫出来怪怪的,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北陆学院有两个军人服务社,一个特别大,又叫大服务社,一个比较小,又叫小服务社。东南角还有一处,不正规,属于没有名分的服务社,也能买卖东西。西南角是学员大澡堂,也可以买卖一些东西,数量不多,种类单一,衣袜,搓澡巾,洗浴用品,方便面等,有时候还会有口杯。
然后是一个特别大的露天电影场,电影屏幕是画在墙上的黑边白面,比劭群小时候看的要大好多好多倍。
穿过露天电影场,便是比较陡峭的水泥台阶,大家拾级而上,有些气喘吁吁,但兴致不减。隐约中,耳边传来一阵阵的军歌声,高亢短促,不一样的感觉。
登上台阶,别有洞天。一个非常空旷的大操场呈现在大家面前,非常大,看不到边。大操场被切割成无数个小方块,远远望去像一块块麦田。操场上还有黑压压的一群人,正在操练。
劭群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边跟随前行,漫无目的。
一边东张西望,寻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