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曲。
每次受领任务或参会会后,劭群总是郑重其事向科长汇报工作。首先是汇报与会领导和上级指示,领导如何重视,工作如何重要,责任如何重大,要求如何严格,保障如何充足。久之,科长每每打断,说重点,说重点,具体需要咱们干什么,这些领导的讲话都是我写的,我都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次汇报,我们的工作任务,活多量大难干,就是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保障难,等等。
闻胜科长,就会把任务内容分解。常用的口头语,这还不简单,这多大的事。这一部分,赵赵德礼那有现成的,拿来就能用。那一部分,李鹏举那里正弄着,稍微改一下就能用。另一部分,问问梁爱民,他知道情况,你简单一写,多好的汇报啊。你也是老参谋了,又不是写不了。你多写一写,多找领导汇报,多表现,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下来调整使用就有机会,领导都喜欢能干活的人。
劭群一听,这活要砸在自己手里,得赶紧脱身。
第二部曲。
劭群又继续汇报,这个业务是那个科的,那个业务是这个科的,实兵实装是分队的,具体都需要他们干,我们只是牵牵头。最好把这项工作拿到部委会上去汇报一下,让领导拍一下板,这样好分活。
闻胜科长,自然知道。每天这么多活都拿部务会上,开会都开不完。但是劭群说的也有道理,他就答复劭群给相关科室和分队打电话。他来协调,让他们配合。
劭群一看还是孤军奋战,就再想试一试。
第三部曲。
劭群继续汇报,别的成员单位都是科长亲自挂帅,一名参谋协调,资源盘活,物资充盈。言外之意,要经常去会场开会,还要经常去现地组织,他一个人分不了身,他需要一个人;而且要人要钱要物,这个需要科长出面。
闻胜科长,胸有成竹,应对自如。便对劭群说,你看德礼正给部长准备着一个发言材料,鹏举今年怎么干明年怎么看的对口会材料正是攻坚时期,爱民要陪着白总去部队调研,原星正在组织一个小集训,六楼的纯财务和技术干不了这个,我这里正给师长准备一块材料。说话间,科长手机响起,他看了看没接。接着说,你看,大家都这么忙,你想想办法,想想办法,有困难克服一下;需要物资保障打个报告,打个报告部长批。正说着,科长办公电话响起,他正好也要走开,就赶紧去接电话,边走边说,师领导又催了。
科长心知肚明,劭群游刃有余,大家乐在其中:王参谋总会有办法的。
满满的青春,满满的战斗,满满的回忆。
车辆穿城而过,转过一个红绿灯,直奔卧龙山。
劭群对鹏举说,这里有一个回民饭店,我当副连长的时候,就在这里跟薛白一盘花生米,每人喝了五瓶啤酒。
鹏举兴奋的说,我也知道这个饭店,过了这个红绿灯,往前走就是卧龙山了。
这条道路还行,无冰无雪,一路畅通。
两人边聊边行,远远的就看见了卧龙山三个字。
然后就到了他们久违思念的地方。
满山白雪,一切都在,警示林立。
他们首先看到了3189高地,劭群兴奋的讲,他曾经组织连队捡石头,在这个3189高地山腰靠上的部位,堆了“雪峰山”三个字。后来其他连队,每逢来训,纷纷堆字。这座山上的字就没有消停过,总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但终究是东施效颦。毕竟是个山,堆别的名不合适。
鹏举他们那个时候,有个连队堆的就是“天下第一连”,薛白当连长的连队。
劭群当副连长来驻训的时候,薛白已经是作训参谋了。薛白总是揶揄式的鼓励他,你军事素质这么好,亚洲的西点,怎么就老调不了,你怎么弄的。劭群也是不好意思,现实确实如此,毕业几年了,快上尉了,毫无建树,多少有些尴尬。
劭群触景生情,开始写诗。
薛白当过青口十八勇士连连长,劭群也想当连长,羡慕梦想之因,就称他为青口长。
同青口长三一二五高地有感
日月作2004年3月17日
风袭故地,
断石如残壁。
群山变幻层叠出,
人间全换了。
寒春交替,
新曙侧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