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演其实也想跑路,但因为这些年在京城积攒银子还没运完,还有四万多两滞留,他舍不得丢弃,想找机会带着银子一起跑路,结果被张缙彦扣押,然后强行按在内阁,成为目前唯一在京阁臣。他之下就是兵部尚书张缙彦了,不过真正权力肯定在吴三桂手中,但吴三桂属于聪明人,老老实实做总督京营就行,不用管朝政,反正有什么事都是张缙彦等人出头。他们还想召王永吉进京一起背锅,但老王这种老奸巨猾的根本没理,宋权也很机灵地躲在密云,说到底崇祯的遇险但凡有点脑子的都明白。没出这件事,他们进京也没什么,大不了李自成打过来再跑,但出了这件事,那就绝对不能进京,一旦进了京就很难自证清白了。
毕竟皇帝都跑路,那还在京城坚持个屁,虽然他说还回来……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这个不要脸的家伙,带着他的五千精锐,抛弃了视他为依靠的衮衮诸公和京城士绅,带着这些天搜刮的超过八百万两银子弃城而逃。为了运输这近三百吨黄金白银珠宝,他光驮马驴骡就用了四千匹,同样把京城的所有此类牲畜搜刮干净。可怜的张缙彦等人哭着趴在朝阳门,试图阻止平西伯带着太子和懿安皇后离京,但被那些关宁军士兵直接扔护城河里,然后依然趴在冰面上继续哭嚎。
王承恩突然出现在天津。
总之京城在陈阁老,张尚书主持下以诏书是假的,皇帝是假的为理由直接斩了信使,而且为了让人信服,还找出几个随驾的宫女太监,出来证明他们眼看着皇帝陛下的龙辇掉卢沟河的冰窟窿里。
紧接着冯元飏接旨。
像他们这样的很多。
他就是为了银子进京的。
崇祯阴沉着脸。
不过吴三桂跑路很正常,甚至杨丰一开始就推断他不会守京城。
然后他命令天津总兵曹友义率领一千骑兵向保定,要去保护皇帝。
这时候京城内阁以陈演为首,但他就是個摆设,其实另外还有三个大学士是方岳贡,蒋璟德和丘瑜,但蒋璟德在崇祯下旨南幸后就以罢官方式,提前离京南下去南京准备建立新内阁。
他的目标是山海关,那里有他的三十万辽民做支撑,而且有这个时候大明最坚固的要塞,同样武器弹药充足,就算借兵剿寇,在那里等着也比在京城强的多。
保定。
至于方岳贡和丘瑜,他们失踪了,很可能是在崇祯离京后找机会跑路。
剩下那些地方官都朝不保夕,跑路的一大堆,百姓都在喜迎闯王,连山西都已经被他拿下,崇祯的这道诏书也就是给大家个遮羞布而已。
滚滚要哄着他,李自成要哄着他,江南要哄着他……
“玛的,比我还不要脸!”
这点人上城墙得隔好几米一个。
抛弃京城后,李自成进京怎么也得耽误一段时间,足够他在山海关完善城防等着了。
毕竟他们两个湖广人,真的没必要死在京城。
而且他在京城也不可能抵挡住李自成,后者兵力是他几十倍,而且京城里面也有无数刁民,都正在等着喜迎闯王。他守京城不出三天,就得有人给李自成打开城门,那时候别说带着银子跑路,他自己都得出去跪迎闯王,实际上他这个人真的很单纯。
实际上截杀他未必是吴三桂参与的。
因为小吴没这必要。
小吴手握军队,可以从容进退,甚至借兵剿寇对他来说都不是必须,真正想借兵剿寇的,应该是顺天府的那些士绅们,比如刘余佑这样的,这些人才是真正渴望借兵剿寇的。所以截杀崇祯这种事,吴三桂不用参与,就像杨丰不需要自己策划招安李自成一样,自然有别人为他们做。
但吴三桂跑路,对于一直把他视为大明最后希望的崇祯来说,无疑就是打脸了。
这厮一样是个望风而逃的。
“陛下,刘芳亮来了!”
何复跑进来说道。
这些天他们就一直在这个所谓的行宫里。
倒是有几个忠臣过来。
比如原本历史上在保定战死,但这次还没死的同知邵宗元,而冯元飏和杨大勋等人奏折也送来,包括其他几个奉召的地方官奏折,但曹友义被顺军挡在保定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