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嬷嬷道:“也是,不过是句话罢了。”苏嬷嬷嘴上这般说着,转过身去,却是一脸嘲讽。锦芙小姐那几句寿词,有文采着呢,这乡下丫头,要被比的抬不起头了。
苏嬷嬷原本还想着出些法子让徐琳琅在寿宴上出丑,眼下看了,根本就不用费这心思。
这乡下丫头连寿礼都没准备,又说不出什么好寿词,已经足够丢人了。这乡下丫头是没有见过国公府办寿宴的大场面,约莫是还以为是乡下吃酒呢。
徐老夫人的寿宴近在眼前,应天府的贵人们早已听说,徐家二小姐花费三个月的时间,亲手绣出一幅寿图,要献给徐老夫人贺寿。寿宴还未到,应天府的贵人们已经对徐锦芙的寿图翘首以待,议论纷纷。
五月十六,魏国公府张灯结彩,门外车马骈阗,堂上高朋满座。
今日是徐老夫人寿宴。
徐达邀请了其他几位国公爷、几位常来往的侯爷和些许朝中好友前来参加寿宴。
为了避免和哪个皇子过从甚密的嫌疑和流言,徐达并没有邀请皇子们。
有头脸的宾客俱是携家眷过来拜寿。
应天府的贵人们若是过寿,向来都是上午向寿星拜寿,献上贺礼,中午寿宴,下午女眷们在主家看戏喝茶,说些闲话以增加各府的往来。
故而,在寿宴上,女眷的作用便格外重要。
几位国公夫人都带了嫡长女过来。
韩国公夫人带了嫡长女李琼玉。
曹国公夫人带了嫡长女李瑱瑱。
宋国公夫人带了嫡长女冯城璧。
卫国公夫人带了嫡长女邓琬。
唯有郑国公府的嫡长女常瑾瑜没过来,常瑾瑜是“公门六玉”里最大的一个,已经嫁给当朝太子爷朱标,成了太子妃。
恰好这几日太子带着常瑾瑜离京公办,常瑾瑜便不能出席宴会。
不过常瑾瑜还是打发人送来了一株千年老山参作为寿礼。
郑国公府只来了一个人,郑国公常茂。
常茂不过十五岁,却已列居国公。
常茂貌似潘安、玉树临风,一袭墨色绣竹纹绸衣更称得他积石如玉、如琢如磨。
少女们见了郑国公常茂,都颇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