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大老太爷叹道:&ldo;那些人根本就不将百姓生计放在眼里,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无所不用其极。百姓不堪重负,最后连刨食的土地都失去,只能变成流民。即便如此,那些可恶的贪官也完全不当一回事,以致流民越来越多,最终酿成暴乱之祸。淮迁已经被乱民围攻过许多次了,凡是有些家底的人家,都举族迁出淮迁,另寻出路去了。&rdo;车厢中一时陷入沉默。淮迁那一片已经算是很富庶的地区了,也已经乱了起来,几乎陷落,其他的地方又如何呢?萧御出声道:&ldo;我怎么觉得……李家是在故意搞乱梁国呢?&rdo;李家人看上去也不像是没本事的人,就算是当奸臣也不至于做到这个地步吧,事实上历史上许多大贪官大奸臣反而做过许多实事。把梁国搞乱了,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方三老爷道:&ldo;总之梁国各地都不太平静,也就这海境城,因为靠着历丰港的缘故,百姓还算富足安然。&rdo;谢景修一直沉吟不语,不知在思量些什么。方三老爷继续道:&ldo;还有一事,可能有些意思。皇帝想要扭转乾坤,不但朝廷里有李家阻挠,在各地也有一起流言甚嚣尘上,几乎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依我看,永荣帝是不可能斗得过他一手扶持的大奸臣了。只是不知以后这大梁朝会走向何方。&rdo;&ldo;什么流言?&rdo;谢景修总算有些兴趣。&ldo;流言大抵是说,当今皇帝无才无德,暴虐成性,宠幸奸妃,迫害忠臣,敛财无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实在不堪为帝。天道示警,必要诛杀假龙,寻到真龙天子执掌这天下,方为正道。&rdo;方三老爷道,&ldo;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在推波助澜,这流言可是将皇帝和李家一起骂了进去。李氏一门奸佞小人被百姓唾骂,皇帝也已失了民心。王爷,如果你要起事,这可是大好的机会。&rdo;方三老爷似笑非笑地看着谢景修,一双美丽的丹凤眼含着毫不掩饰的估量。萧御眉尖一挑,道:&ldo;三舅难道认为这是景修的手笔?!那您可大错特错了。王爷若真想要起事,绝不会耍这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把百姓的苦难当成筹码,即便坐上那个位子,也不过是又一个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的昏君。&rdo;方三老爷美目一转,笑着看向萧御。&ldo;都说女子外向,没想到我这外甥嫁了嫁了,也这么向着自己的男人了。可见外向不外向跟是不是女子是没有关系的,女子不过白担了罪名。&rdo;萧御一窘,就算他把谢景修当成&ldo;他的男人&rdo;,从一个长辈嘴里说出来也太让人窘迫了点。谢景修却点了点头:&ldo;三爷不必怀疑本王,此事的确与本王无关。&rdo;众人说着,马车已经缓缓停了下来。嫉妒之心凤家三房举族迁来,虽然家仆带得不多,其他的都已遣散了,光是凤家三房四世同堂,人数已是不少。户部只知这凤府是他们王妃的娘家,理应郑重相待。王爷的贴身侍卫二九却让他们只把凤家当普通迁户对待即可。于是原先已经开始准备的城中心大宅子打扫到一半便丢开了手,只在临时安置迁户的棚户区按规定安顿下来,待考核各人才能之后再行安排。无名岛上一切都是新生的,没有历经百年的世家大族,没有单靠着身份资历就高人一等的人上之人。谢景修靠着自己的资本一手一脚地闯下这番天地。因为他不曾借重过任何人的财力或者武力,所以他不受任何人的掣肘束缚。这是他的处事之本,想要钱,自己赚。不服的,打服他。他不容许任何人在他身边指手划脚,即便这样一条路更加艰险漫长,他情愿冒着一败涂地的危险,也不需要平起平坐的合作者。他需要的只有绝对服从命令的下属,高高在上惟他一人,在他之下,所有人的都是一样的。所有人都可以靠一已之力谋求高人一等的身份,无论他本来是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还是落魄来投的没落贵族。想要做人上人,端看各人本事如何了。&ldo;这算是怎么回事,打发叫花子吗?&rdo;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停在那一排砖瓦房的前面,身边小辈环绕,显然辈份极高。老妇人一脸沉郁之色,连连顿着拐杖:&ldo;这是谁安排的?把那个人带过来,我倒要问问看,我凤家难道就是让人这样糟践的!&rdo;两名少女上前扶住老妇人,一左一右地挤开她身边的其他人。年纪较小的女孩子鼻头一皱,顺着老妇人的话说道:&ldo;就是,这些不长眼的狗奴才,打量太夫人您老人家性子和软,不跟他们计较,倒欺到我们凤家头上来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