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甲申天变无弹窗 > 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第1页)

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第1页)

山如虎,一江似龙,金粉形胜的南都城经历过太多的,自有一番不同于别处的风味。尤其是乌衣巷的风流卓然,虽早没有了名门大阀的绝代荣光,依旧是天下文人学子之圣地。傲笑文坛的世代书香者有之,做着白衣而公卿美梦的寒门学子亦有之。聚集了南朝多少诗词雅仕,又有几许洒脱快意,尽是凝聚于或七言或词牌的文章当中。文坛之盛,敢称天下雄冠。

文采卓然诗词风流,最是这临江一楼。

临江楼者,并不临江,看似是三家联号的大酒楼,实则是一家独号。因本朝太祖洪武皇帝立国之前,曾于魏国公等开国功勋于此处定下攻伐天下的大计,魏国公又留“肯容铁骨立临江,弄鼎还须在一楼”的诗篇,故而得名。

自龙凤年间开始,临江楼的声名已远超别处,成为江南文人雅仕聚集厮会的第一场所。

三层阁楼的四壁上早提满了历年间名士大儒的绝妙文字,就是那些隔板、屏风等处也满是百年精英的心血之作。这临江楼布置的更是斯文雅致,就是提壶走茶的店伙也能随口吟出几句妙文。谁要是能在者临江楼一展笔墨,留下三五佳句,也是足以自傲的美事。

如今天下纷争烟四起,圣君在位上下齐心,正是刷新鼎革中兴国朝的大好机会。从各地蜂拥而来的读书种子更是与日俱增,这些满怀希望信心十足的文人无不抱着一跃龙门布云雨的宏图大志,哪怕是省下几天的饭钱,哪怕是把随身的行李变卖了,也要在这临江楼叫上一壶清酒,借以抒发胸中宏大抱负。

在这临江楼中,说些诗词赋的调调儿,实在是让人小看。弄一手的锦绣文章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小才子罢了,真正的大才子就要为国家出力为圣君分忧,要是说不出几套展布经济经天纬地的惊人言论,就不算是来过临江楼。

尤其是在下,东林人在朝堂中日渐崛起,指摘政局风评人物地风气更甚,什么样的惊人之语也不会感觉意外。

“小弟自幼喜好诗词,虽不敢说与李比肩,却也算是笔下风生纸上云起。然国朝危急,小弟毅然抛下歌赋诗词,专一的学习兵书战策,已略有小成。欲献一计与朝堂诸公,足可驱逐蛮夷再造我大明河山……”二楼的大堂之中,聚集了五湖四海的读书种子,这些人根本就是囊中羞涩,估计买一壶酒水也要把全身的铜板凑齐才够,偏偏做出胸有大志腹有良谋的斑斑大才之状:“如今圣君在位,君臣合力,民心士气已达鼎盛,只要用我为帅……”

个年轻的读书人竖起三根手指,大言不惭的说道:“只要用我为帅,三月之内,可光复北都,半年之内,兵锋扫荡两辽。到时候,犁厅扫穴,献俘于君前,等闲事尔。小弟也不贪图朝廷厚赏,大事一成,必归隐乡野与山林为伴与鹤鹿为伍……”

“北地沦丧。百姓陷与水火热。如何能等三月?”这边地话音刚落。那边又有人大肆鼓噪。牛皮比刚才这个吹地还大:“小弟不才。也是熟知兵家战阵通晓逗引埋伏。六韬三略已是倒背如流。只要朝廷给我三万人马。一月之内。可兵至长城。锁死各处隘口。让满州跳梁群丑匹马不得出关……”

“呸。战事最是消耗国力民财。三万人马?你可知三万大军需粮草几何?又需兵甲几何?”牛皮吹地是越来越大。而且一个个说地面红耳赤。比真地还真:“我只要一万人马。就可扫清宇内……”

一个个读书读傻了地家伙们。连战鼓都没有听过。就真地以为自己就是不世出地“国家栋梁”。就是卫青班超之流也得靠边儿站一站。也不管别人信不信他们说地这些大话。反正他们自己是信地不行。逢人就兜售他们地那一套理论。就好像天下烟云苍生气运。已尽在他们掌握之中。好像朝廷要是不用他们那些所谓地“战略妙计”。绝对就是大明朝最大地损失。

就是那些在旁边伺候着地店伙。脸上虽是不住微笑。心里早把这些狗屁不如地“斑斑大才”骂了个狗血淋头:“真他娘不怕说大话风闪了舌头哇。还一个月打到山海关?真还没有狗屁有准儿呢。你就一个人走路。一个月能走到山海关不?还带大军……朝廷要是真让你们这号只会在酒楼里吹牛地书呆子带兵。那才真是傻了呢。”

不过酒楼卖地是掺水地酒。赚地是白花花地银子。这些家伙就是把牛皮吹到了天上也不去理会。甚至还会笑呵呵地奉承几句。让这些不知道鞑子有几条腿地书呆子们高兴高兴。只要他们高兴了。总是会打肿脸充胖子地撒下大把赏钱。至于他们是不是还有钱住店。晚上会不会露宿街头。鬼才知道。

“都是些雏儿。唱高调也不是这么个唱法儿。”一身青白长袍地钱谦益很鄙夷现在地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漫无边际地吹牛有用么?还真把大明朝当成东周列国了?以为一言就能白衣而公卿?真是做梦。你就是苏秦重生张仪再世。那一套也不好使了:“你们这些人。注定就是别人地垫脚石。今天我要让你们这些小辈看看。什么才是真正地高调。我钱谦益不唱是不唱。一登台就得搏个满堂彩!”

“诸位,!”钱谦益长身而起,面对四下年轻的读书种子们作了罗圈揖,开始侃侃而谈:“诸位都是一时俊杰,乃我大明翘楚,想来在地方上也是颇有才名地。可诸位手把美酒高谈阔论,就能让敌后半步?老朽奉劝诸位一句,空谈无用……”

一句话,说的这些牛皮大王们脸色赤红,却不好反驳。

“若是诸位有心杀敌建功于社稷,当投身伍效力军前……”钱谦益环视四周:“老朽虽有此心,奈何已是年迈,早骑得马拽不开弓,然报效朝廷之心不减。

今特携赵子昂地《秋郊饮马图》来此,也不期望能卖多高的价钱,不论哪位,只能出一千两白银,此图即可易手。卖图所得,悉数捐献国库,老朽不取其中一

要说这画地价值,随随便便也能卖个一千五六,要是遇到行家,出三千的高价也不是没有可能。只卖一千,绝对是便宜到家了。可这些把脸都打肿了也充不起胖子地寒酸读书人哪里拿的出一千两银子?钱谦益深知此点,这些穷酸就是把骨髓油卖了,拿不出十两八两的来,也不怕他们把自己的书画贱敲了去。

“柳儒士(如是),取我书画,给诸位传看,以验真伪。”钱谦益大大方方地说道。

身边的柳儒士(如是)一身白色文士长袍,腰间束一青色丝带,头上一顶周帽,帽子正中是一方白玉帽正。这柳儒士(如是)虽是男装,脸上

粉,描眉点唇上了熏香,更显得体态风流容颜娇艳,能看出这是扮了男装的绝代佳人。

柳儒士(如是)展开画轴,以手持之,一桌一桌给人观看。

这些个书生吹牛皮的时候确实是一个赛一个,其实骨子里都是贫寒子弟,隔着老远就闻到了柳儒士(如是)身上的香气,又看到佳人款款而来,早就醉了,虽是努力做出目不斜视的正人君子样,眼角还是不住往柳儒士(如是)身上瞟来瞟去,哪还有心思看什么真假?

要说这些人里头,也真有懂得金书画的,看出这副《秋郊饮马图》确实是赵子昂的真迹:“老先生以如此至宝贱卖,全为社稷江山,中心意我等难及,敢问老先生上下尊讳。”

“哈哈,我贱卖书画求的报效朝廷是为国出力,留下姓名岂不成了沽名钓誉之辈?”钱谦益说的大义凛然,好像真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似地。

可他钱谦益本是这里的常客,人群中自然有许多认识的,不怕别人不知道。要让别人说出他钱谦益的名号总比自己说出来要风光的多——这也是唱高调的基本技巧之一。

“此乃钱谦益钱大人,南都有名的清流领袖,喏,身边那位国色天香风华绝代地就是花中魁首柳如是了……”

“钱大人为百姓而硬闯禁宫,素有青天之名。”

“真是乡下人没有见识,文有钱谦益有忠诚伯,都是咱们大明朝的顶梁柱,这都没有听过?”

中一片嗡嗡的窃窃私语之声,钱谦益十分满意这样的效果:“赵子昂真迹,只卖千两之数,卖画所得我分文不纳,悉数捐献,哪位识者能成全之?”

腰包里要真是有钱,谁聚集在这厕杂的大厅里瞎掰扯?钱谦益喊了好几嗓子,也没有回应。

估摸着今天的风头也出的;不多了,钱谦益正要把话搂回来,就听得上面有人呼喊:“钱老大人如此美意,我家老爷有心相契,敢情屈尊同席一谈,不知如何?”

想不到还真有买得起的,钱谦益虽是有点肉痛,却也不得不做足了欣喜状,哈哈大笑道:“货卖识家如此甚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