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还有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你不过是他们的助手而已。
而且还有级别不比自己低,甚至资格比你老的副县长们。
每当想到这些,周海洋不免有点不寒而栗和后怕。
对于萧国瑞,他是非常了解的,是个直肠子,也是非常欣赏他的。
两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他是县委一把手,就凭着两人之间的情谊,不会对他的工作带来不利。
而县里的大多数领导,在周明山任第一届怀宁市委书记的时候,这些人对老领导就十分尊敬。
鉴于这层关系,平时对周海洋也都挺友好挺客气的,也不会为此跟他计较。
但是尽管如此,周海洋还是觉的尽量小心为好,尽可能将功劳归功于每一位县领导。
……
周海洋上任博兴县副县长半年后,有一天,博兴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
会上,专门听取了城建局长肖贵有,汇报博兴县城这几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违章建筑问题。
事情是由肖贵有向人大常委会述职引起的。
人大认为,肖贵有的述职报告,在违章建筑问题上含糊其词。
对此,县人大对县城建设进行了视察,发现违章建筑存在不少问题。
人大提请县委,认为违章建筑问题,这么多年来一拖再拖,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于是,博兴县委就召开常委扩大会,让肖贵有在会上做专题汇报。
博兴县城有不少人,长期以来利用他们的各种后台和关系,在建房的时候,总想多占一点地方。
县城里的违章建筑,慢慢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
使得街道两旁的房屋高高低低,错落无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博兴县城人口不断膨胀,县城的地皮越来越紧张。
地皮一紧张,那些本来在县城街道两旁有房屋的人,就想方设法推倒旧房重建新房。
他们一旦重新建造,就要挖空心思扩大面积,能扩大一米是一米,能扩大50公分是50公分。
总之,能占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这样一来,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便成了这些人抢夺的唐僧肉。
县城的整条街道被挤的时宽时窄,时粗时细。
不仅有碍观瞻,更给城里的行人和车辆交通,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人车共用一个道,大小交通事故不断发生。
八十年代初,当这股歪风邪气刚抬头时,县政府曾下过决心进行违章建筑治理,实施强行拆除,也产生过一些作用。
可是后来,有一个叫吴卫的人在建房时,在主街道上占用了一米宽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可怕的交通瓶颈。
吴卫的叔叔当时是县公安局副局长,靠这个后台撑腰,此人胆大包天,蛮横无理,号称“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