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给我看这些干什么?&rdo;
&ldo;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每一样都可以改变人的生活。&rdo;
&ldo;你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就是从这里来的?&rdo;杜甫问道。
柴瑞点了点头,又对着杜甫说:&ldo;你说记载这些东西,是用白话文好,还是用文言文好?&rdo;
&ldo;当然是白话文。&rdo;杜甫随口就说了出来。而当杜甫刚一说出口,杜甫就知道自己已经中计了,柴瑞已经起码说服自己一半了。
看到杜甫已经松口,柴瑞微微一笑。
这说明不是没有机会。柴瑞还真怕杜甫和王昌龄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既然肯说话,就表示已经接受了推广白话文。
&ldo;没错,的确是白话文。这样让后人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制造,这样才有利于技艺的传承。再说文言文,谁都知道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可是现在呢?谁知道地动仪如何制造,难道就凭史书上那百来字吗?怕只是制造出一个外壳而已。可是这又怎么能知道地震的方位。&rdo;
&ldo;我承认你说的没错,文言文的确有很多地方不如白话文。这些技艺的确不适合用文言文来记载。但是文言文,乃艺术的最高形式,多少年来有多少文人写下让人惊艳的文章。可是白话文呢?&rdo;
柴瑞马上就说:&ldo;我相信白话文一样可以有令人无法忘记的文章。只是前人从来没有写过,可是谁有能保证,后人没有能够让白话文同样散发文艺的光彩。杜先生,王先生,我知道二位都死当世名士,我知道二位在文言文上的造诣也是让人难以企及,可是二人有没有想过,白话文同样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rdo;
&ldo;这……&rdo;
无论是杜甫和王昌龄都没有想过,二人只是一味的认为白话文不该登上大雅之堂,还真没有想过白话文有如何效果。
第二百二十二章文学改良运动
当杜甫和王昌龄慢慢的沉思去思考,而不再是一味的反对之后,柴瑞终于可以松了口气。门外的那些人都以杜甫和王昌龄马首是瞻。
只要这两个人不再反对,推广白话文起码是扫除了两个最大的障碍。
而且柴瑞的话,句句在理,让杜甫、王昌龄想反驳也没有机会。
思索了片刻之后,杜甫对着柴瑞说:&ldo;推广白话文,可以。不过绝对不能放弃文言文,如果天下没有多少人会用文言文,我想再现古文风采的日子将是遥遥无期。&rdo;
杜甫的担忧不是没有到底。
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全中国十三亿人当中,有多少人还会用文言文写诗作赋。怕已经没有多少人。不能说只是教育的问题,而且文言文真的早已经不符合潮流,那些生涩的语气已经被社会摒弃。
当然教育的轻视也让文言文加速的被人所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