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姝:“听爹说有四百里,少说也有三百五十里。”
刘芳:“如果这种浅丘不变,到五指山二百万亩只多不少,五指山北边的槽谷更宽更长,四百万亩不成问题。”
管世敦:“以一人百亩,要移两万人来才拿得下五指山东南的浅丘地带。”
刘芳:“三季稻以亩产千斤计,得谷二十亿斤,得钱二百亿,折银二千万两,扣去成本一千万两,都有一千万两的收入。看起来是划算的。”
世敦:“划算就干,说干就干。但是做准备,盖房进人,开荒种菜,养猪积肥,这才九月,四个月的准备。”
刘芳:“士兵们可干这件事,反正隔镇南湾不远。”
就这样二天半便到五指山下,问琼姝,进黎家人聚居的地方有什么需注意的地方、。
琼姝:“头人皆很汉化,不然他们怎么和州县大人打交道,跟我走,没关系。”
沿途不少人跟琼姝打招呼,有的用汉语,有的用黎语。半山腰有块大坝子,坝子里端靠山有个大院子,琼姝指着大院子说道:
“四哥四嫂,那就是我家。”
走到家门,一群狗拦着狂叫,听见狗叫声,屋里的人出来一看,“细妹子回来了!”一声喊,满院子都惊动了,琼姝父母赶快出来,见一群狗还在狂吠,说道:
“客人来了,连狗都没人赶,多不好。”忙将狗赶开。
琼姝:“爹妈,这是孩他爹的四哥四嫂,朝中大官,比总督都大,你们也有职务,要行大礼。”老两口急忙下跪,说:“卑职参见大人。”
管世敦,刘芳连忙扶起来,说“老人家,使不得,我们是晚辈。”
一家人进到屋里,琼姝忙说:“爹妈,世惊升官了,升雷州知州了,我们已到雷州接任了,四嫂拿钱把屋重新装修,并买了全新的家具和用品,四哥四嫂对我们特好,见面就是五万两,世惊一辈子都挣不到五万两。”
管世敦:“我们称二老为姻伯,姻伯,我和他四嫂都肩负朝廷重责,对五弟一家没尽到兄长的责任,致使弟妹琼姝也跟着受了很多苦,实感过意不去。还是不久前康熙皇帝翻吏部送去的官吏的名册,发现有位叫管世惊的,问我认不认得,我说是我五弟,皇上说,是你的五弟,官升一级,当雷州知州吧!”
说着拿出张五万两的银票递过去放在琼姝爹的面前,说道:
“走的仓促,没给姻伯、姻伯母买礼物,只有给点钱,姻伯、姻伯母自己买点需要的东西,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琼姝父亲见如此大礼连说:
“两位大人送如此重礼,我们受之有愧。”
琼姝:“四嫂与四哥全大清都有产业,可谓富甲天下。爹你就收下吧。”
管世敦:“皇上把琼州的大片荒地赐给我,让我种出粮食,琼姝弟妹带我们看了万泉河通五指山支流的两边低山,估计有两百万亩,是没有人居住和待开垦的荒地,估计松涛湖与五指山的槽谷至少为四百万亩,我想这些地方如果不种粮食,种什么最好?”
琼姝父亲:“恕我孤陋寡闻,我们五指山黎人区,除了种粮食就是水果,水果也种的不多,主要是自己吃,而且多种在山下,山上冷些,种不好。”
管世敦:“大概有些什么品种?”
琼姝父亲:“最常见的是菠萝、龙眼、香蕉、荔枝、芒果、椰子六种。”
刘芳:“问姻伯,这六种好种吗?产量高不高?”
琼姝父亲:“除了菠萝要每年种之外,其他都是树子,好种的很,投入人力并不多。”
刘芳:“我倒是在京师见过这六种水果,原来还是出自这里,姻伯,运到京师方便吗?”
琼姝父亲:“我见人家都是用竹编的篓子装起运走的,至于运到什么地方就不清楚了。如果运得远就要在接近成熟时砍了或摘下装篓,等运到时他自己便成熟了。
管世敦:“姻伯,我想问一下,你们这里水稻几季,是什么品种?”
琼姝父亲:“多种两季,极个别人多地少的种三季,种三季的听说是暹罗的谷种,我们这一带没有人种三季,那太累人。种谷子的收入远没有种水果赚钱多。”
刘芳:“姻伯,你们这里有没有提供苗木的,如果我们要满山遍野的栽,哪里买得到树苗?”
琼姝父亲:“我们这一带倒没有听说过谁在卖果树苗,可能广州那里有卖的,有时碰到一种稀有的一问,都说是广州买的,在广州哪里买的没有说。这大山上能去广州的人极少,问了也白问,不如不问。”
这时姻伯母喊吃饭了,一大桌菜已摆在桌上,就是自酿的高粱酒,带回甜味,晚饭后,刘芳告诉琼姝:“我们明天就返回去了,军中还有很多事,琼姝,你准备哪天回雷州,我们派船来接你。”
琼姝:“四嫂,我的行程说不准,我们平常直接从五指山去松涛湖,坐船便道琼州了,你们不用来接我。”
刘芳:“那也行,琼姝,不要耍的太久了,世惊会盼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