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我挑老二。”
王长顺:“右边那匹就是老二,左边那匹就是老三。归这位将军的。”
刘大人:“长顺,你把我现在赤兔马的鞍蹬移过来,看行不行。”
王长顺把赤兔老大率出去,换上鞍蹬,完全合用。
管世敦:“刘大人,我对送出去的马皆备鞍蹬,长顺快将刘大人的鞍蹬还回原来那匹马上,把这三匹马先刷洗干净,备上鞍蹬。走去看白龙马饲养区。长顺去将送人的那匹牵出来。”
一会,王长顺牵出了一匹高大壮实神骏的白龙马,后面还跟着一匹。
管世敦:“谭将军,这匹马如何?”
谭远:“此乃马中神品,我感到受之有愧。”
管世敦:“谭远将军,归你了。长顺同样备齐鞍蹬。
刘大人:“哩!有点怪,它后面还跟着匹白龙马,长顺怎么回事?”
王长顺:“那是母马,他们可能是一对。”
刘大人:“刘芳,你就乘这匹母白龙马。谭远将军听令!”
谭远:“末将在!”
刘大人:“战场上你首先把刘芳军师给我保护好,如有半点损失,拿你是问。”
谭远:“末将尊令1”
管世敦:“刘大人,我有个比喻。”
刘大人:“什么比喻?”
管世敦:“如果刘大人是刘备的话,谭?、谭鲲两位便是关羽、张飞二将,谭远将军便是常山赵子龙。”
刘大人:“那么说刘芳便是诸葛亮?? ?p> 说完大家哈哈大笑,实际上这一比喻使大家都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下午申时,大家便回到东院,先看了西院,刘芳夫妻见了阔别多日的孩子,然后乘马车浏览了南边的果园,最后在东院的露台吃茶,刘大人拿出了配有金色剑柄剑鞘的宝剑,谭鲲拿出紫檀木青铜连弩,谭远拿出一函旧书《诚意伯文集》,刘芳在此致谢,收了礼物,从此这三件礼物加上鎏金鱼鳞软甲皆成了她随身必带之物。
几位回重庆不久,傅联璧大人来函。他即将来重庆,磋商平吴战事。刘大人一看,此函发自京师。刘大人心想,难道傅大将军直接由京师来重庆,按理他应先到成都,与四川总督会晤磋商,然后才召开军事会议。他叫亲兵去弘仁堂打听刘芳在不在那里,如在。请他来一趟镇台衙门。刘芳也估计傅大将军应到成都,可能有什么消息要传到重庆,于是上午便赶到弘仁堂。刚坐下不久,正与来此有事的大姐世嘉刚说几句,那个亲兵就来了,刘芳随即便带着侍卫乘着小马车来到镇台衙门。
在衙门议事厅,刘大人拿出傅大将军的信函给刘芳看,刘芳看后说道:
“傅大将军完全可能是避人耳目,给吴世?布置个朝廷按兵不动的假象,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予致命一击。如他大张旗鼓出现在成都,以他的身份,必定引来吴氏朝廷的警觉,为我们以后平吴增加困难。刘大人,你看能不能这样理解。”
刘大人:“刘芳,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看来我们也只能悄悄迎接大人。”
刘芳:“我想应该这样。”
这时到陕西公干的李贵进来了。
李贵:“刘大人、刘军师,你看我带谁来了?”
随着进来一人,刘大人一看,立即单膝跪地说道:
“末将参见大将军。”
傅联璧:“起来,起来;我可是微服私访用不着那么多礼节。”
刘芳赶忙请傅大将军上座,李贵也端茶上来。
傅联璧:“我正在陕西调兵,碰到李贵在那儿接骑兵。大军集结要一些时间,我何不随李贵一道经褒斜道,过朝天峡坐船下来,便到重庆,会会老朋友,商量商量平吴之事。”
刘大人:“大将军亲临是我等之辛。也可见见我收的几员战将。”
刘芳:“傅大人给我们讲讲平吴方略,我们也好早做准备。”
傅联璧:“你们是我最为依靠的东路大军,我当然要和你们磋商平吴大计。”
刘芳:“今天中午就在镇台衙门不远的金紫门酒楼为大将军接风洗尘,我去安排一下,刘大人叫人去请程大人和田大人,顺便请我爹,大人所带亲兵也请李贵带到楼下入席。”
傅联璧:“谢谢刘军师。”
由于这座酒楼地近重庆镇台衙门,刘芳又新任幕僚长,于是在酒楼员工住宿的三楼里面专设了一个比较宽的单间,布置典雅,以接待军事要员们聚会,进巷道处有门关着,方便大人们席间谈论军事问题。
刘芳把列位大人带进这个单间,上齐酒菜,首先以东道主的身份,欢迎大将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