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三人在炕上竟然直接睡到了六点多。要不是孟母叫她们吃饭,她们还能继续睡。“快醒醒,你们三个人啊,今天下午睡了这么久,我都不知道你们晚上还能不能再睡着了哟。”孟母挨个推三人。“起来吃饭啦,一会菜该凉了。”祝愿先醒的,她是有点动静就会被吵醒的人。一听对方留她吃饭,祝愿赶紧拒绝。“婶子,我刚醒没啥胃口,就不吃了,等回家慢慢吃。”她可不想吃人家的粮食,孟家过得这么紧张。虽然她自己有时候会接济对方,给他们送礼物,但人家也懂事,钓到鱼抓到野味都会去给祝愿送。杨玉也开口道:“我也不吃我也不吃,睡得太久,现在吃不进去。”孟母没办法,只能让两人走。祝愿和杨玉晚上没凑一起,各自回了自己家里。其实祝愿还蛮饿的,这睡觉挺耗费体力。每次睡醒都是肚子空空,感觉能吃得下一头牛。她不想用外面的灶台做饭,直接进了空间。祝愿瞟了一眼时间,现在是晚上六点五十,得了,超时了,没饭。只能自己做。她把冰箱全打开,盘算着吃什么晚饭。有很多食材,但她现在懒得做复杂的菜,因为太饿了,做那些最起码得一个来小时。最后祝愿看到了冷冻层的半成品,有鸡块、鸡米花和鸡柳等等,她把它们丢进空气炸锅里炸了炸。然后又做了两个汉堡,假装是在吃肯德基。最后祝愿煮了一碗螺蛳粉,把鸭脖和素菜拿了出来,配着吃。东西太多,她估计吃不完。祝愿很有自知之明地只盛了一碗粉,其他的打算明天中午继续吃。追着剧,吃着美食,祝愿感到一阵满足。她是在院子里吃的。祝愿往喷泉附近放了一套桌椅,反正空间桌子那么多,搬出去一套也无所谓。院里灯火通明,两小只围在她身边。祝愿给它们喂了肉。一人两狗的幸福生活。八点多,黎明突然来了。还好祝愿刚洗了澡,不然让对方闻到螺蛳粉的味儿,还以为她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呢。“怎么了?怎么突然间来了?”祝愿好奇。“没啥大事儿,就是今天我妈寄了一封信,问你冬天去不去京市。”黎明开口。“去呀,肯定去的。”她当然要去,买四合院这件事儿必须做,而且她还收了祝贺买房子的钱呢。黎明听到以后笑开花,“好,那我就写信告诉他们。”“不过咱们什么时候去呀,要在那待多久?”祝愿抬头看向对方。“估计得一月份了。”黎明想了想回答。祝愿震惊:“啥?不是猫冬吗?我听说十一月好像就开始了呀。”黎明之前也是这么以为的,然而今天他才知道这个晴天霹雳。“学生是不猫冬的,他们要按时上学,所以老师也跟着他们一起。”“要走的话只能等到放寒假,我打听过了,大概一月初开始放假。”“但这边假期长,三月份以后才会开学,这样的话,咱们差不多能在京市待两个月吧。”黎明把今天问到的消息说出来。他这是跟别的老师打听的。“这样子啊,现在才刚刚十一月,那岂不是还得在这儿待一段时间嘛。”祝愿撇撇嘴。这几天已经开始冷了,村子里的人都忙着准备过冬的菜和粮食。她本来想着去京市的话可以不用准备了,现在看来不行。她不能搞特殊,怎么也得存一点儿。村子里消息传的可快,到时候她没准备过冬的粮食,但还吃得满面红光,那该被人怀疑了。“两个月时间够了,等你放假了咱们再去。”“你准备好过冬的粮食了嘛?”祝愿提起这件事儿。“还没有,每天忙着上工,没顾得上,明天开始我和赵振韬打算去换点菜什么的。”“对了,你朋友那还能搞到粮食吗?我们想买一点儿。”黎明之前听祝愿说她的粮食都是从朋友那买的,就动了心思。在村子里能换到菜,但是米面可换不到。“应该有吧,你要什么提前说,我到时候去问问她。”祝愿想到这儿突然觉得应该多给杨玉出一点儿。这段时间大家都在为猫冬做准备,缺粮的不少,估计都着急买粮呢。毕竟正式开始猫冬以后那可就买不着了。这周一定要多给杨玉出点东西。黎明来找她主要就是为了去京市这事儿,现在得到了肯定答案也放下了心。时间不早了,他一直待在这也不是个事儿,黎明主动提出了要走。祝愿没留,因为她想进空间,这会晚上已经有点冷了。她把门关上,又进了空间。说起来得好好规划一下。现在是1975年11月份。如果和前世走向一样,那恢复高考就是在1977年10月,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等这次从京市回来就要开始着手学习了,这个年代的课程对于她来说都还好,只有一门比较吃力。俄语。不过好在有原主的记忆,她努努力学一年多,考个大学应该不是问题。毕竟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应该不会很难。除了这个,她还想去南方看一看。去深市或者海市,不知道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其实去那边最好的时间应该就是现在。这会已经不上工了,天气又冷起来,南方现在不说很热,最起码也不冷吧。去那里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许她可以趁着黎明放寒假之前去南边一趟。她想在未来的一线城市都买上房,不需要太多,一套就好。但是不清楚那边的房屋能不能买卖。而且买了以后,她不在那儿也没法维护,算了,这个以后再说。明年她还想去一趟草原,这个年代出行方式单一,只能坐火车,路上花费的时间太久。到时候一一考虑吧,现在最主要的是去京市。喜欢穿越七零:带着大院下乡当知青()穿越七零:带着大院下乡当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