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前世,秦王总是能逢凶化吉的,但是沈家…她可不能踏错半步,再导致沈氏一族万劫不复!
恰好此时,佟嬷嬷悄然靠了过来,沈君茹耳边低声说了两句,她微微皱了眉头,说道。
“确定了?”
“是,大小姐,人都在候着呢。”
“我这就过去。”
与佟嬷嬷低声说了几句,而后才偏头与凤珉和明珠郡主福了福身子,说道。
“不巧,我这有点儿事,若是殿下和郡主不嫌弃的话,便先去那边果园游玩片刻,午间准备好了宴席,才请二位用膳可好?”
“沈姑娘不必客气,是我们突然造访叨扰了。”
“是啊君茹姐姐,你先忙,等空闲了我们再叙,我与六哥哥随便走走就行,不必顾我们。”
沈君茹浅笑着应了一声,与凤珉视线相交片刻便又错开了,对着冬梅说道。
“你为二位殿下引路,小心伺候着,可莫要有任何闪失。”
“是,奴婢明白。”
冬梅最懂规矩,是伺候她最久的大丫鬟,让冬梅去伺候,她也放心。
与两人匆匆一别,她便与佟嬷嬷一同七拐八绕的甩掉身后远远跟着的家丁,穿过了房舍入了一户寻常百信家。
屋内厚着的是一对年轻夫妻,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娃,见到沈君茹的时候,连忙要对着沈君茹跪拜下去,齐齐唤道。
“大小姐…”
“都不必这般客气,起来吧。”
屋内陈设破旧,这夫妻两穿的也都不怎么好,衣服都还是带着补的,便是佟嬷嬷的儿子儿媳了。
佟嬷嬷是她身边伺候的老嬷嬷,儿子儿媳过的断然不应该这般凄惨的。
“这里到底发生了何事?先前你们虽不是管事的,但在庄子上也有一定地位,包种的也是大田,怎的才多久没见便成了这样?”
说道这些,佟嬷嬷的儿媳李氏便颜面凄凄的哭了起来,佟嬷嬷的儿子叹息了一声,请了沈君茹坐下,又泡了茶之后,才缓缓道来。
“大小姐有所不知,何止是我们,便是这庄子上的所有农户,都要给逼死了。”
“怎么会?今年风调雨顺的,粮食收成应该不错才是。”
“收成是不错,可留在我们手里的却只有丁点,这不又要加收粮食了,说是上面的意思。要不是我们夫妻劝着,大小姐的马车刚入庄子,便…便要遭人围袭的。”
“什么?”
到底是把人逼成了什么样了,竟起了这样的歹念。
“您没觉着,庄子里的壮汉家丁多了不少么?那不是保护大小姐安危,而是为了拦着那些想要闹事的农户,谁敢去闹,便打断了谁的腿,还要将田地给收回去,叫大家都没得田种,农户都靠着这点儿粮食收成过日子,没田种,这日子可就没法儿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