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宣探头朝门口瞧了瞧,奈何徐卫将门缝挡得严严实实,赵宣也只能听声音晓得是杨奎过来了。她用勺子拌了拌滚烫的粥,朝门口喊说:&ldo;徐卫,请杨大哥进来坐坐吧!&rdo;
徐卫回头瞧了赵宣一眼,随即将门缝开得大了些,侧过身子,伸手说:&ldo;杨捕头快进来。&rdo;
杨奎挠挠头,半天才迈出步子跨进门内。他今儿穿的是一身半新的衣裳,瞧着比捕头服要暖和些。这一身竟是把他整个人也衬得柔和起来。他怪不好意思的挺在院子中间,也不晓得是进还是退。
赵宣瞧他那副傻样子,&ldo;噗嗤一声笑出来,险些掀翻了粥,还是染香眼疾手快给扶稳了。赵宣朝他招招手道:&ldo;杨大哥过来做啊!院子里可没有什么好看的。&rdo;
杨奎被她喊的一个激灵,立马站直了身子,动作僵硬的朝前厅过来。他心里也是纳闷,这都是男子,自己平日也大大咧咧的惯了,怎么偏偏碰上李照这主仆三个就莫名其妙的不好意思呢?!
徐卫从后面撞了一下他的肩膀:&ldo;想什么呢?我家公子叫你过去坐。&rdo;他大步赶超到前面,还回头瞧了几眼杨奎。
杨奎来的时候,赵宣的粥是冒着热气的,等他终于慢腾腾挪过来,赵宣这碗粥都已经喝了大半了。她抬头拍拍自己和染香之间的位置说:&ldo;杨大哥坐啊!吃早饭了没?要是没有,我叫徐卫在去买一份回来?&rdo;
赵宣说这话时,染香也抬头瞧着他。杨奎低头与她对上眼,立马耳根飞红,说话也磕磕绊绊起来道:&ldo;不……不用了,我站……我站着挺好的。&rdo;他说着又往旁边站开几步。
&ldo;要不……我给杨捕头搬张凳子过来?&rdo;染香放下勺子,站起身就要朝屋里去。杨奎行动快过脑子,一个箭步就上前拦下她说:&ldo;真不用,我……我……&rdo;他说着,低头就瞧见染香在自己胸前眨着眼睛瞧自己,脸上登时就像是爆竹炸开了花,通红通红的,抹了红纸似的。
杨奎&ldo;蹭&rdo;的跳开,拔腿就要跑,还不住的朝赵宣拱手道:&ldo;李兄弟对不住了!我……我突然想起来家里锅上还烧着水,就先回去了!&rdo;
染香反倒满脸懵,指指自己说:&ldo;郡主,杨大哥是不是讨厌我啊?&rdo;
赵宣耸耸肩,埋头继续喝自己碗里剩下的那半碗粥。其实……杨奎是喜欢染香吧……只不过她们三现在都是男装,所以苦了杨奎了,赵宣心里偷笑。
到了年关,自然就要出去买些年货回来。以往在国公府都是有专门负责采买的下人来干这事情,现在赵宣把安华郡上上下下都给逛熟了,自然也就想亲自置办一回年货。
就和她们商量着下午一起出去。
午膳还是叫徐卫做的,他以前在江南跟着李昶出远门的时候,一路上别的没学会,做饭倒是学了不少。
赵宣坐在榻上,突然就有些想念京城里的阿昙和阿枝了。
&ldo;郡主!郡主!世子爷来信了!&rdo;染香关了门,兴冲冲的跑过来。赵宣闻声一骨碌就坐起来,伸手接过染香手里的信封。
急急忙忙的打开看。
「初华亲启
初华,天气寒凉,年关将至,此信我叮嘱三件事:其一、要穿衣保暖,勿食气阴寒重之食,照顾好自己。其二、你瞧见这封信的时候,我大约已经带兵抵达京城,双方即将开战,年关之前无法赶回去陪你,还希望初华体谅。其三、我与初华相隔甚远,日思夜想,常难入眠。然,初华来信甚少。我虽作为主将,但仍然可以忙里偷闲同你互通书信,还望初华多多来信。
初华,我甚念你!你心亦相同否?希望下回能在信中得到答复。
李昶书」
切!谁要和他常通书信啊?!她才不想他呢!赵宣扳了扳手指头,哼!李昶这家伙,过年也不能回来陪她……想想心里就犯堵!
昭娘从灶间同徐卫捣完乱出来,就看见赵宣一个人盘腿坐在榻上,一会笑,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扭头噘嘴的。就凑上去说:&ldo;郡主,世子来信写了什么呀?!&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