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西北,从现在起,不单单是拥有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衙门,还坐落着大明的第一家报馆大明报。
朱祁镇更是在开业这天亲自着便服登门,还参观了大明报的印刷“厂”。
说是厂,其实只是后院的一件小屋子,用一块刻好的母版印刷出大明的第一份报纸。
亲眼看着大明的第一份报纸走下印刷线,频频点头,对于大明百姓生活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对金英办事效率满意是满意,可也有瑕疵在,尤其是这个依然还使用着宋朝以前的雕版印刷术,让朱祁镇颇为不喜。
“金英,这怎么还用雕版印刷?大明报每期内容皆不一样,就算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也应该使用活字印刷之法吧?”
朱祁镇看着那一张张刷好墨汁的报纸,欣喜中多了那么点不满。
金英赶紧解释说:“启奏皇上,这不是要尽快刊登大事,先用这最快的雕版发行了。
正好泥活字费工费时还不耐用,奴婢已经命人加紧赶紧铜活字,保证日后的报纸文字皆是如新刻时清晰。”
原本的历史中,金属活字版要在大明将亡的崇祯年间才会出现。
可现在却因为朱祁镇的重视,提前一步与世人见面也算是因缘际会了。
朱祁镇这才点头,随着第一版的一万分报纸发行,朱祁镇亲自扮演报童角色。
在一众大臣惊讶的目光中,朱祁镇撸起外袍露出雪白的中衣袖子,真像是一个年轻伙计一般在街上叫卖报纸。
“号外号外!”
朱祁镇高高扬着手里的报纸大叫着,“庆王私下结交朝臣,被正统皇帝申饬,没收一切赏赐,宁夏田产由佃户所有!念及庆王年迈,特赏其回京师养老”
门客罗雀的大明报报馆门口,经朱祁镇这么一说,时间不长就聚集了数十个百姓。
“这是什么?”有人问。
“这是大明的报纸,专门写天下发生的大事。
当然了若是百姓有什么不平事,又苦于没有门路上告,也可以登报宣扬。
咱们正统皇帝可是这报纸的忠实观众,一定能看到并让人处理的。”朱祁镇耐心的解释道。
“哦!”一群人恍然大悟的出声,有人开始窃窃私语。
“那王五占了我家的地,去衙门几回了都没结果,这事也能上?要钱吗?”有人问道。
朱祁镇点头,“人工、纸张、还有排版发行都是有成本的,自然登报也收费,看你所发内容多少定价,具体可以去报馆内咨询!”
“要钱啊!”有人面露鄙夷。
“你现在手里这个劳什子报纸多少钱?”
朱祁镇笑看对方说道:“每份只要一文钱,比抄来的朝廷邸报价格还要低的多了。”
终于有人心动,一个身穿学子衣袍的年轻人送上一枚铜钱,“我要一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后,学生大声朗读起来:“庆王买通通政使司衙门右通政栾恽,破坏朝廷法度……特将栾恽斩首,庆王除封,迁回京师。这怎么还有画?”
看到最后学生好奇的指着最下面的一副刻画的血淋淋生动的插话问向朱祁镇。
“方便大家理解,有了画,即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能看出来是发生了什么事,不至于一头雾水。”朱祁镇答道。
经学生这么一宣传,原本观望的百姓,开始上前购买报纸,只是一刻种的时间,朱祁镇手中的大明报就已经售卖一空。
一个满头大汗身穿绫罗的小胖子来到朱祁镇面前,望向朱祁镇空空如也的双手问:“不是说有杀头可看吗?在哪呢?”
朱祁镇一指大明报馆,“请进报馆购买!”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