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空降旅的兵力挡住一个集团军,在敌后坚持五天五夜,巅峰时用不到3000的兵力对抗18万大军,而且坚持了48小时,绝对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要知道,五老阻击战中,空降153旅面对的也不过是3倍以上的敌人。如果算上交战双方的伤亡情况,空降153旅足以笑傲天下。在五天五夜的战斗中,空降153旅以阵亡533人、伤残1164人、伤1367人的代价,击毙蛮军86449人、击伤蛮军146523人、俘虏蛮军1231人,即便除掉火力支援导致的蛮军伤亡人数,空降153旅与蛮军的伤亡交换比也高达1比46。虽然这一伤亡交换比算不上最高,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与敌人的伤亡交换比达到1比78、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与敌人的伤亡交换比达到1比117,但是这一伤亡交换比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规模战争中,由地面部队在单场战斗中创造的最高纪录。
1比46的伤亡交换比是个什么概念呢?直观的说,空降153旅每倒下1名战士,就得有46名蛮军为此付出鲜血与生命。如果将这个比例放大到整场战争,在在共和国出动50万地面部队的情况下,蛮度需要武装2300万军人才能拼个旗鼓相当。即便蛮度拥有接近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武装2300万军人。
兰契阻击战之后,再也没有哪支部队能够撼动空降153旅的地位。
用3000余名战士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荣誉,属于空降153旅。
作为身在后方的裴承毅,既然分不到荣誉,也就不再关心兰契那边的情况。
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足够猛烈,就算蛮军不怕死,也无法对空降153旅构成威胁。21军的推进速度足够迅速,肯定能在天黑前,也就是大规模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结束前到达兰契。
对空降153旅来说,有没有增援部队最重要,增援部队的多寡反而不那么重要。
与兰契的战斗相似,天亮后,固守瓦拉纳西的空降173旅也得到了火力支援,打退了蛮军的进攻。因为把空中支援转向了兰契,所以裴承毅不得不让38军把2个炮兵旅派往比尔根杰(距离瓦拉纳西大约260千米),集中力量支援空降173旅。对于部署在尼泊尔境内的38军的2个炮兵旅来说,不用担心炮弹不够用,只需要及时更换打废的炮管。在很大的程度上,炮火支援的效果比空中支援更加理想。
当然,能够拯救空降173旅的还是24军。
突破宋河防线后,24军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17日凌晨1点30分,主力突击部队到达宋河西岸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向瓦拉纳西突击。因为蛮军把主要防御部队放在了河岸防线上,防线后方的兵力密度非常低,又未能料到24军能在16日夜间成功强渡,所以在24军发起突击的时候,蛮军根本来不及调整防线,也就无法阻挡24军。
天亮时,24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北方邦境内,距离瓦拉纳西不到90千米。
因为包围瓦拉纳西的蛮军多达20个师,总兵力近20万(全部是二线师与预备师,没有主力部队),包围圈里外三层,防御阵地相当坚固,所以24军的先头部队没有冒进,而是在清晨停了下来,等待主力到达,重新组织突击力量。
虽然24军还没有到达瓦拉纳西,没有与空降173旅会师,但是在24军的前面,除了蛮军的防御阵地之外,已经没有能够挡住其前进步伐的天然障碍了。24军到达,迫使蛮军调整防御部署,将主力放到东面,迎战强大的装甲部队。如此一来,攻打瓦拉纳西的力量自然减弱了许多。
蛮军盯紧24军,却忽略了另外一支部队。
17日10点30分,空突152旅的第1521营与第1522营搭乘dz-25c垂直起降运输机到达瓦拉纳西,除了为空降173旅补充了2个营的800多名官兵外,dz-25c机群还在返航的时候带走了空降173旅的400多名重伤员。
虽然空突部队不是空降173旅最想得到的装甲部队,而且2个空突营也没有携带重型装备,但是增援部队到达,使空降173旅的官兵看到了希望。
如果不是前线总指挥明确要求空降173旅固守待援,恐怕在空突152旅的增援部队到达后,空降173旅就将发起反击,与24军会师。
到此,瓦拉纳西方向上的战斗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裴承毅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让呆在战场外的空降163旅作好战斗准备。
按照裴承毅的分析,24军到达瓦拉纳西,替空降173旅解围之后,围困瓦拉纳西的蛮军很可能全线退缩,在西面的安拉阿巴德建立新防线,阻止共和国军队沿恒河逆流而上,对恒河流域的核心地区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如果守不住安拉阿巴德,蛮军很有可能丢掉新德里的东部防御屏障,使新德里遭到两面夹击。
裴承毅的这一判断得到了军情局的支持。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决定让第三集团军突围之后,蛮度就在积极策划“南部防线”与“北部防线”,安拉阿巴德就位于北部防线的中央地带,是北部防线的主要支承点。空降173旅占领瓦拉纳西之后,附近地区的动员部队就开始向安拉阿巴德集中。16日夜间,裴承毅联系了军情局,专门询问了安拉阿巴德的情况。
可以说,局势比裴承毅想像的糟糕。
虽然蛮军拼了命的攻打瓦拉纳西,但是并没把希望放在瓦拉纳西。似乎料到无法吃掉空降173旅,蛮军围困瓦拉纳西之后就开始在安拉阿巴德修建防御阵地。几天下来,在动员的数十万劳力的协助下,蛮军已经将安拉阿巴德变成了一座军事要塞。更重要的是,蛮军在部署防御的时候,格外重视应付空降兵的突然袭击。毫无疑问,蛮军得到了准确情报,知道对方手里还有1支空降旅没有出动。
针对这一情况,裴承毅不得不调整战役计划。
按照裴承毅最出的设想,在空降163旅没有参加前期战斗的情况下,只要兰契与瓦拉纳西的战斗稳定下来,有了足够的空运能力,就让空降163旅攻打安拉阿巴德,打开前往新德里的地面通道。
毫无疑问,这个办法行不通了。
不说空降163旅能不能击败聚集在安拉阿巴德的数十万蛮军,能不能在空降后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