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格顶替鲁拉贾帕尼的只有古吉拉德。
直到古吉拉德发誓将战斗到最后一刻,鲁拉贾帕尼才没有继续坚持。临走前,鲁拉贾帕尼只给古吉拉德留下了一句话,守不住就撤往海得巴拉。
这句话等于没有说。
等到确定守不住新德里的时候,华国军队已经包围了新德里。除非古吉拉德变成穿山甲,不然别想逃出新德里。
不管怎么说,总理的这句话多少让古吉拉德宽慰了一些。
20点30分,鲁拉贾帕尼在卫队的保护下离开战略指挥中心,启程前往苏拉特。
大约半个小时后,裴承毅收到军情局的情报,确认鲁拉贾帕尼已经离开新德里,正在赶往苏拉特。
直到这个时候,裴承毅才向66军与61军下达了强攻新德里的命令。
21点30分,66军与61军发起进攻前的炮火准备开始。
虽然格尔纳尔距离新德里只有150千米,但是66军与61军前面有6道防线,而每道防线的纵深都在25千米左右。也就是说,防线之间没有间隙,蛮军防御阵地的深度达到了惊人的150千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
根据战后测得的数据,在面积为15000平方千米的防区内,蛮军挖掘的战壕长度超过10万千米、能够绕地球赤道两圈半,各类工事超过15万个、平均间隔距离不到100米,防御阵地的总施工量相当于开挖3条苏伊士运河!
在部队战斗力有限的情况下,蛮军能够指望的就只有固若金汤的防御阵地了。
非常可惜的是,蛮军的防御阵地是在数十年间陆续建成的,没有像博帕尔那样,按照最高标准建设。
对66军与61军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进攻纵深太大。
炮火准备足足持续了2个小时,虽然3个炮兵旅没有按照最大速度开火,但是在2个小时之内仍然投掷了近6万吨炮弹。
随着66军与61军的装甲部队发起进攻,炮火开始向纵深推进。
很传统,也很标准的地面进攻战术。
可以想像,66军与61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
事实上,裴承毅也没有让66军与61军发起突击,还格外叮嘱两位军长,打的时候稳着点,不要突得太猛。
战斗持续到天亮,66军与61军才推进了不到2千米,基本上在原地踏步。
此时,蛮军机动预备队已经到达战场,正在为反击做准备。
66军与61军似乎没有发现蛮军机动预备队,前线部队仍然在进攻。只不过,战线后方的装甲部队已经由进攻转为防御。
7点不到,蛮军机动预备队开始向北突击。
30分钟内,66军与61军的进攻部队就撤了下去,做好了防御准备的二线部队成为前锋。
与此同时,裴承毅给77军下达了进攻命令。
7点45分,数十架大型运输机到达新德里上空,将5000万份专门蛮制的传单撒向了新德里市区与蛮军防御阵地。
虽然传单不会爆炸,但是那些传单的威力比任何炸弹都要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