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抛头露面”的肯定是梅乐驰。
果真如此的话,29日3点就是战争开始的最早时间点。
那么,最晚时间点呢?
杜奇威把这个重任交给了nsa。
按照杜奇威的要求,nsa根据南亚战区内各航空兵基地的作战准备情况,也就是基地勤务人员的活动情况、基本保障设施的维护情况、物资的调运情况等等与作战有关的线索来判断作战开始的时间。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技术活。
为了尽快拿到分析结果,杜奇威让史塔克守在nsa总部,敦促这家拥有美国最先进技术设备的情报机构发挥出全部力量。
因为可变参数太多,而且情报在不断更新,所以分析工作非常艰难。
快到29日凌晨的时候,杜奇威有点忍不住了。
虽然土耳其按照北约的统一标准构件了军事指挥体系,并且与美军合作了几十年,但是土军的反应速度远不如美军,收到战争警报后至少需要2个小时才能进入警备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战争将在29日3点爆发,那么就应该在29日1点前发出警报,让土军在战争爆发前进入战争状态。因为杜奇威不敢完全相信cia的判断,所以nsa必须在此之前给出答复,哪怕是不太肯定的答复。
跟史塔克通了电话后,杜奇威仍然得耐心等待。
既然是实事求是的情报分析,就不能臆测结果,也就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万幸的是,杜奇威不用等太久,因为史塔克只能保证在29日0点30分之前与他联系。
29日0点25分,杜奇威接到了史塔克从nsa总部打来的电话。
分析结果出来了,只是意义并不大。
按照nsa获取的共和国在南亚各航空兵基地的情报,如果按照为400架战术战斗机提供作战支持的标准,这些航空兵基地将29日10点达到战备标准,而预测的时间误差为正负6个小时。也就是说,在29日4点到16点之间,战争都有可能爆发。
显然,这是一个不能让杜奇威感到满意的答案。
问题是,杜奇威没有别的选择。
让nsa再做一次分析已经来不及了,cia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土耳其的情报机构更加靠不住。
也就是说,杜奇威必须在情报不够充足,分析不够彻底的情况下凭主观做出判断。
杜奇威没有抱怨什么,这也正是司令官存在的最大意义。
在所有人都没有主意的情况下,司令官必须保持冷静,并且拿出独到的见解。
战争会在这个期间爆发吗?
不到30分钟,杜奇威就做出了决定。
29日0点55分,杜奇威以联线的方式,同时给土耳其总理与总参谋长打了电话,发出了战争警报,要求土军立即进行战争准备,土当局则要做好应对突然打击的准备,即政府要员必须尽快离开容易遭到攻击的设施。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可是杜奇威知道,他没有别的选择。
从一开始,主动权就不在他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