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恰也看她,他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玉玉可知道,宛城是个好地方,不光刘玄在宛城登基。就连西汉的刘秀,也是在宛城起兵。”
萧玉琢心头一跳。
他突然说这么两件事,是有什么用意么?
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宛城的故事可不止这么两庄吧?那么多的事儿,他不提,偏偏提了在宛城登基的刘玄,在宛城起兵的刘秀。
萧玉琢心头不宁,她看着抱着自己儿子的李泰。
忽然觉得这个人似乎危险起来。
“重午,爹爹带你去登基台上看看如何?”李泰笑着对重午道。
重午兴奋的拍手笑。
萧玉琢却皱紧了眉头,“不行!”
“是东汉时候的登基台了,玉玉不必太过大惊小怪。”李泰缓声说道。
萧玉琢这次却固执的很,“既是东汉时候的登基台,这会儿定已经朽坏破败,还有什么好看的?”
李泰微笑看她,“也有好奇的游人时常来看,此处已经变为游览之处了。”
萧玉琢狐疑看他。
李泰微微一笑,“且今年年初的时候,宛城府衙已经派人整修加固了这里,以免游人在这儿出意外。”
萧玉琢看着他脸上笑容,心头一凝。
宛城府衙整修加固登基台?
这真的是为了方便游人游览的?
会不会还有别的用意?
萧玉琢正在怀疑之时,果然瞧见有旁的船只靠近了河心的孤岛。
今日阳光正好,太阳下头已经很晒人了,白河上却清风阵阵。
是以乘画舫游河的人不在少数。
瞧见真有游人登岛游览东汉末年的登基台。
萧玉琢才信了李泰所言。
“玉玉未瞧见,岛上还有许多小商小贩,娘子善经营,应当知道,这里虽曾经是登基台,如今修缮好了,却也是一处商机呢。”李泰笑道。
萧玉琢对他所言将信将疑,商机不假,但谁知道是不是故意借此掩人耳目呢?
“小重午想去登基台上看看么?”李泰逗小重午,“看看东汉时候的皇帝,登临帝位是个什么情形?”
“我们不去!”萧玉琢仍旧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