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妮晚上就和梅朵睡一间,姑侄两自有说不完的话。
梅朵说起这里的土质适合种葡萄。葡萄熟了,就在这里开酒厂。
梅兰妮问,"你确定那些个八旗子弟会喝葡萄酒?"
梅朵说,"我算是想明白了,这些个八旗子弟整天不用为衣食操心,所有的精力就放在了吃喝玩乐上,引导他们消费还是有办法的,推销葡萄酒时,顺便推销玻璃的葡萄酒具,形成时尚,带动他们消费。"
梅兰妮笑了起来。
边峰敲门进来,问了梅朵关于十三娘的事。
梅朵说,"她家住在鱼河湾那里,那边客栈的孙掌柜认识她家。"鱼河湾是华记客栈所在地,在大同和这里的中途。
边峰说了昨晚发生的事。
梅兰妮大吃一惊,"她是女贼?昨晚还翻过我的房间?厉害啊,我一点都不知道。难道她就是胭脂盗之类?人很漂亮嘛。"
边峰给了她个樟脑丸,"又没有规定匪盗一定要长的难看的。"
十三娘这天晚上给了他们很多的猜测和防范。
第二天一早,十三娘离开了客栈。这让注意她的人暗暗地松了口气。但是,梅兰妮心里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这个女子的出现,颠覆了她以往对于古代女子的概念。
其实她不知道,十三娘对于她也是心中有许多疑问,一个江南的夫人,却在北方冷落的地方开了这么几家客栈。到底是什么路数?一路上还跟着个和尚。
北方的河与南方的河不同。这里的河床有高有低,形成落差。落差处就是瀑布了,只不过,他们眼前的瀑布只有一尺来高,没有那种气势,但是,河流在这里湍急。华家在河边建了个水力磨坊。落差的上方,河流浅,水少的季节能趟水而过。当年,蒙古人就常从这里渡河,攻打中原,所以明朝在这里建关设堡,利用山川地形,阻截他们的进攻。
长年的战争,这里成了民族的融会地。这里有好几个民族的人聚居于此。宗教也有佛教,道教,萨满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保安县城这里并不远。
在河水的浅处,华家让人建了浮桥,能让车马通过。河的北岸,叫柳堡,那里也有一间华家的客栈。两间客栈是一个掌柜。掌柜姓宋,就是当地人。
柳堡客栈的生意比榆堡的生意要好。毕竟那里离保安城近。来往的客人多。
边峰问梅兰妮愿不愿意去看看保安城。
对于从没有逛过北方小城的梅兰妮来说,还是很有兴致的。
当她进了保安城,就有一种失望,这种地方甚至还比不上江南的一个小镇繁华。不是集日,人也不多。
边峰他们来是为了给马打掌钉的。
骑马和骑驴相比,成本要高很多。马鞍,马镫,马嚼,马缰绳这些配套,加起来有时还超过马的价钱。马跑了一段路,马掌还会脱落,不时的要打马掌钉。马是要不断保养的。过去从没有和马接触过的他们,如今才深深体会到一匹马的成本。
所谓的城,也就是两条十字街,几个店。有人在路边摆了些摊。并没有什么能入的了梅兰妮的眼。
宋掌柜介绍过这里的拿糕和玉米凉粉很不错,可是,梅兰妮见那飞上飞下的苍蝇,就实在没有勇气去品尝了。
天热,日头高高的挂着,几个月没下雨,干燥,风一吹就漫天的灰土。井边都排着队,等着挑水。
等边峰他们打好了马掌,他们就回到了客栈。
宋掌柜正被一个五十上下的妇人拖着在哭诉。
梅兰妮开始时还认为是他的家人来和他说什么事。就想回避了。可是,宋掌柜一见她来,就立刻摆脱了那妇人走了过来。
热情的问了许多问题。诸如"夫人,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拿糕怎样?没吃玉米凉粉?哎呀,可惜了,老梁家的玉米凉份在这里是头一份,加上点他家的腌酸,那是没地说了。"
梅兰妮苗头一荚,就知道,他是借着此机会躲那妇人。
可是那个妇人就立在哪头,耐心的等着,有股子不屈不饶的味道。
梅兰妮猜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她是他妈,太年轻了。宋掌柜也有四十了。如果她是他老婆,又太老了。看来是亲戚了,而且是那种有点让人无奈的亲戚。
客栈的大堂,都做成了饭厅,对内,对外开放,住店的和落脚的,客人都能在这里吃饭。虽然还不到饭点,但是,一老妇这么立在那里,总是有点妨碍的。
梅兰妮低声问道,"你家亲戚?怎么不让到里面坐?"
宋掌柜看看那女人,"是刘大他娘。"
又向梅兰妮解释,"刘大是客栈的伙计。我让他去送东西到河北岸去了。"
"他家有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