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道:“此番下山是救援封禅寺,至于具体情形,待会你们的师傅会跟你们说明。本座在这里因为不太清楚,事关正道两大派的清誉,也不能乱说。此次,本座也会跟你们一同前往封禅寺,大家休息一会而立即前往!”
众弟子听闻,纷纷答应一声,脸上尽是疑惑。
救援封禅寺?封禅寺发生了什么?
事关两大派的清誉,还有一派是谁?
看见自己的师傅纷纷走下台阶,这些弟子们就围了上去。松原阁的弟子也好奇满怀,朝着李毅围了上去,特别是韩杰早已窜到了李毅的面前,叽叽喳喳的也不知道问了什么。
北方往南,沿冷月大江一直流入南海。
中州的最南端,是正道抚仙坞的所在。
距离洪水覆灭抚仙坞已经两年,昔日的桃林,早已不复存在。
去年一直忙着新建澄江城和抚仙坞新的大殿,一直也没有时间种桃树,今年初的时候,沿老虎山和梁王山的半山腰上,种了无数株桃树。
此时已盛夏,桃树虽小,却是满树枝叶,绿如春盛。
或许是祖辈的缘故,抚仙坞的历代门人弟子,都特别喜欢桃树,喜欢桃花,旧时的抚仙坞还有大片的桃花林,每到春天,还要邀请各门各派来参加桃花映月大会。
只是随着两年前的一场洪水,桃花林覆灭,孤山覆灭,饮虹铁桥不再,全部沉入江底。
如今的抚仙坞建在距离澄江城二十里不到的地方,周边全是水域,桃树自然只能栽种在梁王山和老虎山未被淹没的半山腰上。
谢雨裳一袭桃红,不知何时来到半山腰上,走过一株株低矮的桃树。绿叶丛中,她就好像一只水蜜桃,吸引着天地万物的目光。
谢雨裳桃红色的衣袖中,伸出了她洁白纤细的手指。手指从桃树的绿叶间,慢慢的掸过。
昨夜抚仙坞下过一场大雨,原本湿漉漉的桃树,被今天骄阳暴晒,倒也显得青翠欲滴。
指头掸过桃叶,桃叶落了下去,接着又掸过另外一片,先前的桃叶弹了起来,现在的又陷落下去。
随着谢雨裳的脚步,这些桃叶在谢雨裳的指间,不断的重复着这些动作。
骄阳如火,谢雨裳身边早已经旋转起了无忧水珠,炎热根本近不了她的身子。
桃树下面是翻过的松软泥土,谢雨裳行走间虽不踩在上面,但无忧水珠波动的痕迹,还是轻微的留在了上面。
突然间,谢雨裳停下了步伐,尽管她的手指还触摸在一片桃叶之上。
她转过身,看向前面,前面是一片海浪拍来的抚仙湖。
随着两年前洪水的侵袭,抚仙湖的湖面扩大了许多。如今太阳高悬,湖面上却是波涛微涌。
一层层的浪朝山坡打来,碎成无数潮水,卷着一些泥土青草,不停地在湖边吞涌。
谢雨裳的目光看向抚仙湖的上空,尽管看不清天际的来人,但是谢雨裳能感受得到,那是一名和尚。
既然是和尚,自然只能是来自封禅寺。
自从从魔教圣坛回来,念世大师写了第一封信信给她之后,谢雨裳就收到很多来自封禅寺的书信。
谢雨裳知道念世大师除了要问她关于魔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醒她归还封禅寺的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