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觉得秦始皇说的有道理,到底选文还是选武,就要看那个社会给予文官的机会大,还是给予武将的机会大。
傻子都知道,在战乱年代,武将的机会才是最大的!
而在和平时代,才是文官升迁最快的。
在还没有完成统一战争,就嚷着重文轻武的人,那绝对是反智人群!
此刻的李世民心里面像是塞了一个石头一样,憋的难受。
他万万没有想到,赵匡胤竟然还会来这么一手?
竟然会让文状元的靠打架来争夺名次,这操作就有点溜了。
但他此刻却不想这么认输。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科举只是重文轻武的一部分。”
“而赵匡胤真正重文轻武,那是在他选择使用文人治国,而不是说去发展科举。”
“你们不要搞错重点!”
……………………
朱棣现在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了,现在只能等待陈通的回答。
毕竟他觉得自己对赵匡胤时代的历史了解的简直太少了。
这么有意思的事竟然都不知道。
崇祯却没有这么多顾忌,反正他是群里面最蠢的,犯错怕什么?
他按照自己对赵匡胤时代的记忆,又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
自挂东南枝:
“刚才我查了一下,好像是有赵匡胤让人打架来决定状元的事情。”
“但正如李二所说的,科举考试只是重文轻武的一部分。”
“真正大幅度录取文官的人是赵光义。”
“但是,从宋太祖时期开始,就提出了一句著名的话,宰相当用读书人!”
“这就是赵匡胤自己说的。”
………………
李世民此刻真想摸摸小蠢萌的脑袋,你真是干的漂亮!
他都不知道,赵匡胤还说过这句话?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这下不要太明显了!”
“赵匡胤自己都这么说,表明了家国大事必须得用读书人。”
“可见他对文官集团的看重!”
“说他重文轻武,错了吗?”
……………………
曹操,刘备,刘秀等人都一副看好戏的模样,朱棣,岳飞等人对宋朝开国年间的历史都不太了解。
他们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此刻就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吃瓜群众。
人妻之友:
“不说别的,就赵匡胤提出这个口号,这就很能看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