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千载华夏史,唯有郡县制与科举制保留下来!
照这么说的话,自己和祖龙比,也没啥两样嘛。
就这么想着,杨广是越发喜形于色了。
莫晨看着他这副表情,立马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咳咳,陛下!”
“先生您接着说!”杨广也是发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拱手致歉。
“陛下开进士科,纳天下之才子,聚四海之贤达!”
“实在是功在千秋!”
“科举制对于华夏的发展而言,那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陛下,您可看好了。”
随着莫晨的话音落下,周围的场景飞速变化。
只不过几秒钟的功夫,杨广两人便已经来到了一处庭院当中。
庭院中央,有一栋修得非常气派的建筑。
“这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就在杨广疑惑之际,耳边突闻朗朗读书声。
他快步来到宅子窗边一看。
只见里面是正在温读孔孟之言的学子们。
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一看就是世家贵族的后代。
“看这建筑和服饰,这里是汉代的太学学宫?”
杨广看着眼前的一切反应过来。
作为帝王他还是见多识广,很快他便知晓自己来到了何处。
没过一会儿,那群学子便站起身来,成群结队地走出教室。
他们像没看到二人一样,出了门后便自顾自地向着前面走去。
在他们的面前,便是未央宫,便是大汉的朝堂。
随着他们步伐的不断前进,场景再变。
只见他们中的一些人逐渐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而他们身上的学服也渐渐变成了官袍。
最终,他们走进了那象征着大汉权力顶峰的未央宫中。
杨广有注意到,在他们前进的那条道路两边。
有无数人正用着充满羡慕的眼光盯着那些人。
尽管他们有的满腹经纶,有的壮志满怀,但终究是难以靠近那权力中心一步。
身而为民,只能一生为民。
紧接着,场景再变。
时间又来到了大隋之后的朝代。
风雪交加之地,一个年轻男子正背着书箱,步履艰难地前进着。
尽管他的皮肤已经皲裂,鞋子已经完全磨损。
但他的脸上,依旧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