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只是阻击战,不是野战,只要不是野战,明军就不太怕对方,还能一战,伤亡也不会太多。
更重要的是,如此好机会不出兵,回去必会被弹劾,罢官落职是必然的。
如果运气不好,皇上震怒,入狱戍边甚至被杀都有可能。
周大虎亲自带着本部兵马和辽东等各镇兵马,也是顺着山脊去阻击清军以及来援兵马。
并派出大量夜不收,分散四方,严防清军绕路迂回背后两翼偷袭。
一个时辰后,双方兵马山脊上相遇,互相战在一起,受到胜利激励的明军,以及对财货的渴望,加上周大虎所部的精兵加持,少见的和清军战在一起不分胜负,渐渐地僵持在一起……
而山谷中两头的明清两军,则是奋力的抢运着堆在山谷中的辎重车队,就看谁的速度快,谁能抢回更多的东西。
这也是一场的无声的战争。
明军这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现在双方兵力无法接触,谁抢到东西就是谁的。打通辎重的通道后,要再想夺回东西,那就是血的代价。
现在吗……真的是大好机会。
大家干劲十足,挥汗如雨,也不停歇。
大家穷怕了。
……
京师。
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揉揉干涩的眼睛,闭目养神,准备休息一会。
今日他接到了内臣援兵总监高起潜的奏疏。
疏中是历数宣大山西提督周大虎的妄自尊大、藐视上官、与诸将不合群、擅自行动、军法严苛、草菅人命……等等十余条。
让人突然一看,觉着罪行严重无比,甚至该杀。
但是对崇祯这样常看奏疏的人来讲,从来就不是光看奏疏上的表面意思的。
这封奏疏,虽然是他重用且比较相信的,宫中派出去的内臣高起潜上疏的,但他也不会就会理所当然相信的。
魏忠贤的例子可是历历在目,并没有过去几年。
周大虎给他的印象可是胆大、直性子、没有城府的人。
从其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竟敢在自己面前,为自己亲自定下的钦定逆犯魏忠贤等逆党说话,可见对方的没有城府。
人如白玉,可他也担心被别人教坏了。
如今看着这封奏疏,崇祯皇帝心中更是放心了。
对于武将,他可以容忍对方直言、贪财、好色等一些缺点,但绝不能容忍不能打仗、私下武将相互勾连,和结交朝中大臣。
这个周大虎是他重用的人,有很强大的打仗带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