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她白受七天之苦,险些死在夷陵地宫里的小石屋之中,一切都是王禅。
她相信王禅知道她被困小石屋,而只要从外面拉开石屋之门,她就可以脱险,可王禅并没有这般做,而只是让太子赢盘七日之后在墓碑之前接她。
这让她没有颜面,更是白白的在小石屋里经历了生与死,极度失望的七日,而这些所受的罪,此时她全部算在王禅的头上,毕竟算计她的秦夷公,她的大哥此时真的已经死了,她想怪也没有办法。
“王祖母,若说鬼谷先生来楚之后发生这些事,确实让楚国一时陷入危局,可王禅祖母是否想过。
首先就拿楚都命案来说,这与鬼谷先生有何关系呢?
若鬼谷先生不来楚都,这些潜藏的妖人,如子常、子建,以及本王一直十分信任的子基叔父,他们就不会祸乱楚国了吗?
不,他们一样会祸乱楚都,他们的恩怨与鬼谷先生并无半分关系,都是陈年旧怨,此事本王十分清楚。
若说这些妖人还有所收敛,那都是因为有鬼谷先生到了楚都,这才给他们以恐惧。
若不然楚都还不被他们捣得不得安宁,甚至于本王都会性命不保。
至于端午盛会,又是谁在从中作乱,想来王祖母不会不知,裳妹中毒之事,王祖母应该清楚是何人所为。
可也正是有鬼谷先生舍命寻药,这才让裳妹得以躲过一劫,难道这也是鬼谷先生之错吗?
至于大江水怪,王祖母该清楚,二十年前,水怪就曾现身大江,那时水怪一路西进,使大江沿岸多少百姓受难,这是事实,想来王祖母还不会忘却。
而现在想想端午盛会,若无鬼谷先生,想来孙儿与王祖母也没有机会能坐在此地闲聊了,早就成为死人,尸沉大江。
难道王祖母觉得水怪的出没也会是鬼谷先生带来的,这到是抬举鬼谷先生了,二十年前鬼谷先生还未出世呢!
而郑秦使臣被刺,这就更不关乎鬼谷先生了,因为那时鬼谷先生离开楚都为裳妹寻药,也正因为此,难道王祖母觉得秦国出兵秦楚边境,也是鬼谷先生所谋吗?
若不是鬼谷先生提前预测到秦国会出兵于我边境,提前部署,想来此时的上雍城已是秦国城池,而秦国此时也可顺水而下,说不定此时的楚都已沦陷,本王还有是楚国之王吗?
至于此时晋国出兵,这也是因为吴楚交好,而让晋国觉得不利于晋,借郑国使臣被刺而阵兵于楚郑边境。
这些事非是鬼谷先生来楚才会发生,就算鬼谷先生不在楚国,一样会因为楚国有内祸而欲置楚国于死地。
所有这些事,都与鬼谷先生并无关系,是我楚国应该面对,也会发生的危局。
可本王庆幸的是得鬼谷先生,未雨绸缪。
二年前就施行新政,让巢邑三城,以及北方四城自征兵甲,自给自足,而端午盛会之后,先生就曾叮嘱本王,让本王在二十二城新征五万楚国兵甲。
由此一来,纵然是晋郑卫联军压境,我楚国也算是有备而守。
就连此时吴国出兵于巢邑三城,至少三城还有四万兵甲,也可守得一时。
这些事的发生皆因楚国内祸不平,妖人与外勾结,欲置本王,欲置楚国于死地。
本王之幸是有鬼谷先生,若不然,此时三面受敌,若无准备,本王此时又该如何应对。
王祖母本是秦国人,可依王祖母之能,是否可以让现秦王撤去十万秦兵,与我楚国交好呢?
想来秦王必不会卖祖母的面子。
列国相争,重利而轻义,也只有鬼谷先生才会让秦国、让北方列国惧怕我楚国。
我作为楚国之王,难道要怀疑一个对楚国有如此大功的贤臣吗?
也正因为有鬼谷先生的神鬼奇谋,此时虽然北方有二十万北方联军,可我楚国也有十五万大军相抗,至少不会失了防备。
而此次大军,先有叶公北方四城的八万兵甲,现在又有新征五万楚军,以及白公胜巢邑一万兵甲,上雍城司马子节的一万兵甲,祖母觉得何人可挂帅指挥,何人可统领这些兵甲,让这些楚军团结一心,一致对外。
只有鬼谷先生有此能力,想来祖母也不可否认。
可为何祖母会对此则怀疑呢?”
楚王虽然看起来不是那种十分聪慧之人,可他却看得十分透彻。
这两三年来楚国所遭遇的一切,实与鬼谷王禅无关,可若没有鬼谷王禅,那么说不定奸人的诡计已经得逞,而他这个坡脚的楚王早就不是楚王了。
这一点楚王还是看得十分透彻,并且现在的局势,王禅早就预测告知了楚王,间接的说明王禅的本事,非常人能比,也只有王禅才能为他化解这些困局。
子西不行,司马子节更不行,白公胜、子建亦然,这些人都是窥视着他的王位,是不会帮助于他的。
楚王可以说是心知肚明,比任何人都信任于王禅,也不得不信任,因为没有人能代替王禅为他解决这些困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