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三气归一远离肉体,而本公子保住元神,这样自可再回肉体之中,得以重生,也可叫再次初生。
而本公子现在已能融合三气,将来必不会再怕吕子善的天元之气了。”
王禅此时已把事情说清,尹铎与赵毋恤是听得有如天书一般,可白灵与山山还有扁鹊神医到是听得入了神。
“公子,依你所说,到是极简之理,可如刚才灵儿所言,不入死地不知有生,谁会自寻死路,以死证生呢,所以世人只知生,不知死就是此原故,而普通修道之人亦是如此,生与死合一自然是道,知生不知死,永远也无法明得大道。”
王禅一听,也是点了点头,悟透生死,就叫玄关,而此玄关就像道之门一样,能悟透生死就是进入道门。
“那公子不是可达圣人境界,天下还能有谁是公子的对手呢?”
“白灵,此点非你所说那么容易,世人修道,可修一些旁门左道,自然也可悟透一些五行阴阳之术,三气归一可视为悟道,一气三分却为道之所用,也就是世人常说的道术仙术,术为道之用,所以世间万物万灵也含着万千道术,只是悟得大道之后,可知其本,可观其复,观其万千变化。
圣人之境所谓归一,非只是三气归一,而是天地人归一,而人就代表着这三气归一的神灵之气,只有自己体内的神灵之气与天地之间归为一,才能真正到达到归一之境,此归一非彼归一,说来容易却也非易事。
当年你之所以可以修得人灵,也是集回三气之故,你之所用,也是道之术也,是万物归复之中的万千变化。”
(现在大家明白没有,道是道,术是术,像此书提及最多的遁甲之术,也就是阴符之术,都是道所演化,非要明得大道,只要精于某一方面的术,就可以相通,人之体内一直含着道所生人的三气,运用任何一种气都可以与其它万物的相通,若能相通,自可运用为术,而此书所讲驭风,化形,遁土等等皆是此理,大家也可以自行修习,不必怀疑。世间有神通之人大休就是依此理来修的,修行高深,就在于体内的三气,所以有正道与斜魔歪道之说,其实都是术之变化而已,最后都不离大道。)
“原来如此,以后白灵到也要勤加修行,现在白灵知道,除了你与青龙之缘,让本姑娘来侍候于你,其实也是上天旨意,要让我跟着你,由你传教于我,这样才能再次回归恢复当年的修为,重为西天白虎之身,守护东方万物万灵。”
白灵此时说得十分真诚,到是一反常态,再一细想却又说道:
“对了,既然你已重生,那么自当去把梅香抢回来,若是他一直这样,我怕她会真的死去,虽然我与她只是交浅,但却觉得她心性本善,也是因你而造此一劫,你当有责任护卫她的周全。”
白灵始终还是有好胜之心,觉得梅香跟着吕子善实不如跟着王禅,毕竟王禅的叫谋略,而吕子善的才叫阴谋诡计,心性不正。
“此事就不必担心了,想必吕子善也救不了梅香,可他也不愿梅香一死,若他知道本公子死而不死,那么他自然会再把梅香送回,而且此时晋阳城也没有他什么事了,他带着梅香反而并不方便,自然要送她回来。”
王禅此时嘿嘿一笑,让人更是觉得高深莫测。
“先生到真是神人,那么现在看起来一切都依先生所言,三氏都会知机而退,那么们是否要追击三方呢?”
赵毋恤还是深懂兵法,所以才会有此一问,看似愚蠢却含着兵法之用。
“此事少族主当已有主意,追自然要追,若说不追,这就有违兵法常理,也会让吕子善看出不妥之处。
只是晋阳城之兵不必远击范氏,只可佯追,至于中行氏,龙山还有一千骑兵,也足够了,不可把范氏与中行氏真的逼上绝路,这样反而会遭反噬损兵折将。
对于歼灭范氏与中行氏不义之事,就由智氏去做吧。
范氏与中行氏在劫难逃,也怪不得本公子,他们来时本公子已好心相劝,可他们贪欲惑心,不明本公子好意。
另外对于邯郸赵氏,想来两位已奔劳了几天,明日本公子就陪少族主走了一趟,好言相劝,让赵稷知机而退,也可保得后世荣华,若不然要何邯郸百姓免于战火之苦,只能杀了赵稷了,将来若少族主掌邯郸城,那么也可以牵制智氏的一部分大军,减弱晋阳城压力。”
赵毋恤一听,此时心里也安定了,其实他知道该怎么做,但在王禅面前也体现的谦虚一些,得王肯定,脸上也是十分喜悦。
“就这般吧,想来各位都还有事要做,此时城内百姓情绪不稳,还要两位出面平息,晋阳守军伤员,到也要劳神医操劳了,本公子自然也得修养生息了。”
王禅话已交待完,此时也已夜深,这才散去。
【作者题外话】:晋阳城的第一阶段大体写完了,也给大家讲解一下这段时间所悟道德经第十六章,道不轻传,法不贱卖,只希望能遇有缘人。
https:rgnovel848499665441333。html
rgrg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