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年就是在这里梦回三国。
&esp;&esp;骆谷中多了无数孤坟,地上还有未收敛的尸骨,早已变成黑褐颜色。
&esp;&esp;初春降临,北地春寒料峭,骆谷中的浅绿早已蠢蠢欲动。
&esp;&esp;青山依旧在,只是早已换了人间。
&esp;&esp;不知不觉,十六年弹指一挥间。
&esp;&esp;难怪圣人亦会感伤逝者如斯夫……
&esp;&esp;一万步骑只是第一波人马,后面大军在华阴休整之后会陆陆续续到达。
&esp;&esp;几日之间,张特引陇右诸郡、金城、安定府兵赶来,兵戈所至,望风而降。
&esp;&esp;只剩下陈仓与长安。
&esp;&esp;杨峥也不废话,直接一封书信,不开城投降,鸡犬不留。
&esp;&esp;长安已经被攻破一次,熟门熟路,不差这一次。
&esp;&esp;城中的三四千守军早就成了惊弓之鸟,在杨峥许诺保其富贵之后,守将孙谦开城投降。
&esp;&esp;陈仓城却还在坚守。
&esp;&esp;每天敲锣打鼓的,仿佛故意吸引杨峥的注意力。
&esp;&esp;但长安归降之后,陈仓城已经没有丝毫意义。
&esp;&esp;杨峥毫不理会。
&esp;&esp;令张特引五千府兵入长安,余下大军皆来骆谷汇合。
&esp;&esp;这一次拿下长安,就不会再走了。
&esp;&esp;杨峥忍住重回长安的渴望,与士卒待在骆谷中。
&esp;&esp;陇右、河湟的各种物资,纷纷送来。
&esp;&esp;冯翊战场上的牲畜尸体被宰割,腌制,一车一车的送来。
&esp;&esp;肉吃多了,粮食、蔬菜反而变得金贵起来。
&esp;&esp;鲁芝这一次没有劝杨峥罢兵,而是鼓励毕其功于一役。
&esp;&esp;河西四郡的大小豪强也纷纷慷慨援手,送来粮食、士卒、装备,尤以皇甫氏、索氏、张氏为多。
&esp;&esp;东西之丰厚让杨峥叹为观止,感觉这些家伙比自己还富有。
&esp;&esp;陇西李氏比较穷,但他们舍得出力,对军功异常渴望。
&esp;&esp;骆谷的大军越聚越多,已经有四万之众。
&esp;&esp;雍凉各地的部落,都像嗅到腥味的猫,一个个带着战马、粮食、弓刀,主动来当义从。
&esp;&esp;毫无疑问,杨峥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已经不亚于司马昭。
&esp;&esp;这也是战争红利之一。
&esp;&esp;亲军还在恢复之中,府兵与义从却斗志高昂。
&esp;&esp;不过,斥候与细作还没回来,钟会的信却又来了。
&esp;&esp;大义是,杨老弟如今已得关中,就不要贪得无厌了,该歇歇了,大家以和为贵,蜀国交给他就行了,以后两家继续哥俩好,甚至钟会愿意每年进贡五万匹蜀锦。
&esp;&esp;杨峥自然不会上当。
&esp;&esp;钟会这厮拿下蜀国,毫无疑问,第一个要干的就是自己。
&esp;&esp;弄不好还联合司马昭一起来……
&esp;&esp;杨峥不理钟会,钟会却再次来撩拨,这一次尺度更大,连汉中都不要了,双手奉送,只要把蜀中让给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