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长处在谋略,不擅两军争锋。
&esp;&esp;司马昭之所以留着他,是因为有更多的事需要处理。
&esp;&esp;先是石苞,然后东吴进犯,秦国蠢蠢欲动。
&esp;&esp;这种态势下,司马昭抽不出手。
&esp;&esp;而且钟会手上有六万大军,真打起来,一时片刻分不出胜负,秦国和东吴会作壁上观否?
&esp;&esp;“若错过此次机会,淮北只恐永无出头之日。”蒋斌目光炯炯道。
&esp;&esp;“你错了,我们的机会才刚刚开始,襄阳之战乃东吴最后一次进取,此战胜,东吴可再延续二十年,此战若败,六七年内,东吴败亡指日可待!中原士族与司马家混为一体,根基牢固,我等北上自取灭亡,不若留在淮北,坐观天下之变。”钟会这两年沉稳了不少。
&esp;&esp;“都督觉得襄阳之战谁胜谁败?”蒋斌今天的话特别多。
&esp;&esp;钟会也听出今日蒋斌有些异样,“何须多问?”
&esp;&esp;不管谁胜谁负对钟会都是有利的,这一场大战至少给了钟会五年的喘息时间。
&esp;&esp;五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esp;&esp;蒋斌沉默不语。
&esp;&esp;钟会察觉出蒋斌的不悦,又笑着道:“淮南虽不可明攻,但可以暗取之!你我克成大业,将自吴晋大战起。”
&esp;&esp;钟会手上三万中军,蒋斌手上也有两万蜀军。
&esp;&esp;因此,钟会也不能太不给蒋斌面子。
&esp;&esp;双方看起来更像是合作关系。
&esp;&esp;王含与蒋斌穿一条裤子,而蒋舒却在摇摆之中。
&esp;&esp;“哦?都督有何妙策?”蒋斌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esp;&esp;你我克成大业,这说明钟会还是把他放在心上的。
&esp;&esp;关键钟会没有子嗣,养子钟邕送入洛阳。
&esp;&esp;这大业最后传到谁手中,尚未可知。
&esp;&esp;钟会目光一闪,“淮南三叛,家家户户有人死在司马家手上,仇深似海,或可为我所用,某听说,杨峥手下有宣义司,专司蛊惑人心,挑拨是非,吾亦能效法之!”
&esp;&esp;不止是淮南三叛,还有东关之中,司马师刻意让淮南军损失惨重。
&esp;&esp;曾经曹魏破竹
&esp;&esp;黄金围对面就是西城,曹魏经营多年的要塞。
&esp;&esp;如果没有秦岭阻隔,魏兴郡正北面就是长安,比汉中距离长安还要近。
&esp;&esp;“上庸三郡正是最虚弱之时。”老将柳隐道。
&esp;&esp;周旨盯着山川之间的西城,城下就是汉水,依山就势,背山面水,兵法中的雄城说的便是此处。
&esp;&esp;当年曹刘汉中大战,刘备得胜后,立刻令刘封、孟达攻打上庸三郡,轻而易举便拿下三郡。
&esp;&esp;孟达叛乱,司马懿千里奇袭,也是轻易得手。
&esp;&esp;以魏兴郡的土地,西城中根本不会有多少兵马。
&esp;&esp;钟会从此路撤退,沿途祸害了一把,导致三郡极为空虚。
&esp;&esp;周旨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中垒营士卒,一个个眼神火热,秦军士气高昂,只要是大战,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都义无反顾。
&esp;&esp;他们不仅是为秦国作战,更是为自己而战。
&esp;&esp;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
&esp;&esp;柳隐麾下的一万余府兵也是如此,他们也是饱经战阵的勇者,知道十二转军功之后,一个个也都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