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仿佛瞬息之间,东吴的天就塌了。
&esp;&esp;北岸司马炎立下水寨,征发数万百姓打造战船。
&esp;&esp;刘纂是宿将,一见风头不对,急忙上书让孙皓先退回夏口,但迎来的只是孙皓的辱骂,认为其畏敌如虎,此战若败,刘氏一门老弱妇孺鸡犬不留……
&esp;&esp;淮北,司马炎收到石苞大获全胜的消息,欣喜异常,“江陵若下,可制江东之司命。”
&esp;&esp;仿佛登基称帝就在眼前。
&esp;&esp;“孙皓十万大军顿兵淮西,今已陷入我军重围,大王可奋力一击,生擒孙皓!”贾充连忙道。
&esp;&esp;“卫将军意下如何?”司马家有个长处,能听进去别人的意见。
&esp;&esp;从司马师时代就是如此,群策群力。
&esp;&esp;羊祜愣了两三个呼吸才反应过来,卫将军是喊的自己,升官太快反而有些不适应,“吴军易破,然钟会在侧掣肘,此战难以竟全功。”
&esp;&esp;钟会的四万人马跟着他转战南北,从一次次苦战中脱颖而出,战力在吴军之上。
&esp;&esp;而钟会本人用兵奇诡,很难说这场大战的最终走向。
&esp;&esp;司马炎虽然手握二十万大军,但绝大多数都是这几年新招募的青壮,训练不足,装备也不齐,披甲率低的可怜。
&esp;&esp;很多士卒连皮甲都没有,还穿着布衣。
&esp;&esp;战力一言难尽。
&esp;&esp;跟石苞手上的精锐不可同日而语。
&esp;&esp;司马炎号称三十万中军,不可能短短两三年就能装备精良。
&esp;&esp;洛阳还要维持一个庞大的上层建筑。
&esp;&esp;食肉者太多。
&esp;&esp;三十万中军也是给司马炎壮胆的。
&esp;&esp;冯飒一战的心理阴影到现在还没过去。
&esp;&esp;贾充三角眼精光闪闪,羊祜抢走了太多的风头,心中早有不满,“孙皓退回弋阳,说明吴军内中有隙,此时不战,若孙皓退回夏口,则错失良机,卫将军思虑深远,不如钟会交给他抵挡,臣挥军南下,攻打吴军!”
&esp;&esp;“不失为良策!”司马炎目光灼灼的盯着羊祜。
&esp;&esp;这么抬举他,也该他出力了。
&esp;&esp;羊祜瞥见众人的眼神,心知这一战避无可避,司马炎需要一场大胜为他登基称帝壮一壮声势,“臣领命!”
&esp;&esp;司马炎抚掌大笑,“好、好、好!”
&esp;&esp;“钟会四万人马,不知卫将军需多少人马?”贾充赶在司马炎之前,给羊祜下套。
&esp;&esp;羊祜的本意是调淮北卢钦、司马骏七万大军从霍邱南下,将钟会、孙皓隔离在淮西,然后大军一口一口吃掉,但司马炎显然等不到那个时候。
&esp;&esp;“五万人马足矣。”
&esp;&esp;“五万人马?”贾充笑而不语。
&esp;&esp;司马炎也皱了皱眉头。
&esp;&esp;钟会所部都是刀山血海中滚出来的精锐,五万中军都不一定是其对手。
&esp;&esp;羊祜所长在战略,而非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