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为了避免舞弊,采取誊卷糊名之法,谁也不知道考生是谁。
&esp;&esp;杨峥仔细看了一番,核心想法是治国首在治吏,官吏水平不行,朝廷再好的政策也会被他们弄成害民扰民之法,文中列举了九品官人法以来的一系列弊端,还把秦国的科举也梳理了一番,分乡试、会试、殿试。
&esp;&esp;这些东西在后世没什么新意,在眼下则比较有水准了。
&esp;&esp;其他人的文章写的不错,但没有眼前一亮的东西,水平也比此人差了许多。
&esp;&esp;“今年就以此人为状元。”杨峥放下试卷,撕开糊名,一个生疏的名字——乐广。
&esp;&esp;状元不一定是名士,名士也不一定是状元,需要考察。
&esp;&esp;鲁芝看了一眼,笑道:“原来是故人之子。”
&esp;&esp;“伯父识得此人?”姓乐,又是故人,杨峥还以为是乐进。
&esp;&esp;“其父乐方,曾为夏侯泰初征西参军,乐方早亡,乐广自幼贫寒,寄居山阳,向有才名,因家世不显而不为司马家所用。”
&esp;&esp;“原来如此!”夏侯家的旧部,差不多就是杨峥旧部了,怪不得千里迢迢从中土赶来。
&esp;&esp;翌日召见乐广,年纪也不小了,近四十的年纪,面有寒微悲苦之象,但不掩其仪表堂堂。
&esp;&esp;文采不弱,武艺尚可,尤擅长弓箭。
&esp;&esp;杨峥听他自叙,才知杯弓蛇影的主人公是他。
&esp;&esp;不过即便是状元,在大秦也要从头做起,杨峥升他为颇岩令。
&esp;&esp;以他的才干,一个县令肯定是屈才了,但他眼神中没有丝毫波澜,不悲不喜。
&esp;&esp;卫瓘叹道:“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可为名士。”
&esp;&esp;鲁芝亦点头:“当年夏侯都督见乐广,称其神姿郎彻,当为名士。”
&esp;&esp;两人都同意了,杨峥也没挑出什么毛病,也就大笔一挥,大秦的否决
&esp;&esp;春耕开始后,杨峥从顺着渭水上下游巡视了一番。
&esp;&esp;去年丰收,今年若是再丰收,国力就起来了。
&esp;&esp;天府之国最早说的是关中。
&esp;&esp;比起后世,这时代的关中水土肥沃,到处都是连片的森林。
&esp;&esp;不过随着人口渐渐增多,已经有百姓开始伐木造田。
&esp;&esp;关中人口接近三百万,虽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的空间,但林地还是要保障的。
&esp;&esp;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都不可取。
&esp;&esp;历史上河南地原本是一片沃土,赫连勃勃还在那里兴建统万城,当时的河南地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