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争魏 > 第957章(第2页)

第957章(第2页)

&esp;&esp;秦始皇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esp;&esp;下辖许县、阳翟、长社、鄢陵、襄城等县。

&esp;&esp;自设立之后,一直是除京畿之外,最繁华之地。

&esp;&esp;魏武迁都许昌,也让颍川士族成为汉魏以来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esp;&esp;如果杜预抄了他们的老家,造成的震动可想而知。

&esp;&esp;周旨皱眉道:“颍川士族每一家都有坚城、坞堡、部曲、青壮,只恐难以拿下。”

&esp;&esp;杜预大笑起来,“周将军以后为国家上将,不可只关心军务。”

&esp;&esp;周旨一怔,杜预在他心目中,亦师亦友亦兄长。

&esp;&esp;这一句提点让他顿时陷入深思之中。

&esp;&esp;大秦没有建国,猛冲猛打会砍人就行了。

&esp;&esp;但现在今非昔比,有战功最多也就一虎贲郎将、开国县侯,想要再进一步,就需要极高的政治觉悟,绝非会砍人就行。

&esp;&esp;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潜在的规则之一。

&esp;&esp;“传令下去,大张旗鼓,放出消息,我军粮尽,将劫掠颍川,再令将士打造投石机。”杜预挥手道。

&esp;&esp;“都督不可,敌既知我粮尽,若来劫营,岂非自乱阵脚?”张俨惊道。

&esp;&esp;有些人的资质只能到这一步了。

&esp;&esp;杜预温和而沉稳的目光转向周旨。

&esp;&esp;周旨一向有勇有谋,胆大心细,差的正是高人的点拨,“末将明白了,王沈、司马泰若是敢来劫营,正中都督之计,我军以逸待劳,若能重创敌军,可乘胜而取许昌!敌若不来,我军就正大光明的劫掠颍川!”

&esp;&esp;秦军擅劫掠,天下闻名。

&esp;&esp;杨峥其实就是靠劫掠起家的。

&esp;&esp;麾下的羌、氐、賨更是个中好手,抢起东西来,绝不会心慈手软。

&esp;&esp;杜预点点头,“你说对了一半,某早年与陛下谈论天下大势,陛下有惊人之语,战乃政之延续,政亦可为战之手段,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颍川士族会跟司马家一条心否?”

&esp;&esp;司马懿利用颍川士族的影响力,指洛水为誓,窃取曹魏大权。

&esp;&esp;司马师也重用颍川士族。

&esp;&esp;但到了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二人,形势就逐渐发生变化。

&esp;&esp;开始启用大量的河北、山东士人,来平衡颍川士族。

&esp;&esp;琅琊王氏、泰山羊氏、并州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等等。

&esp;&esp;陈泰、钟毓等人相继离世后,钟会作乱,颍川士族只剩下荀氏在支撑着门面。

&esp;&esp;司马炎更是启用了石鉴、何曾等名士,还有寒门出身的张华等人,进一步削弱了洛阳朝堂上颍川士族的影响力。

&esp;&esp;钟会为何平定不了?

&esp;&esp;一部分原因是钟会的确有些本事,另一方面,颍川士族不希望钟会覆灭。

&esp;&esp;这其中的门道,庶族出身的周旨自然难以理解。

&esp;&esp;不过有了杜预的点拨,周旨很快就明白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