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士卒的行动也因天寒比平时呆滞了许多。
&esp;&esp;即便是最羌人也有些顶不住。
&esp;&esp;这些都不是最坏的消息,后方的粮草开始紧张起来,因大雪动辄失期。
&esp;&esp;“不如暂时退回洛阳,以待明年春暖?”卫瓘进言道。
&esp;&esp;“今年缺粮,明年就不缺粮了么?将士若是退走,只怕明年心生倦怠,思念父母妻儿,更无斗志!打铁就要趁热,天不灭司马家,朕必灭之!”杨峥断然道。
&esp;&esp;眼下冰雪封路,洛阳是那么好退的吗?
&esp;&esp;一去一来,不知又会冻伤多少将士,冻死多少战马,若这个时候晋军反扑,趁势掩杀,只怕兵败如山倒……
&esp;&esp;斥候传回的消息,鲜卑三部已经南下清河,对邺城虎视眈眈。
&esp;&esp;抗寒恰恰也是鲜卑人的优势,辽东苦寒还在凉州之上。
&esp;&esp;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窝在邺城。
&esp;&esp;“然粮草有不支之象。”
&esp;&esp;“杀牲畜给将士熬汤喝,牲畜杀完杀战马,我们艰难,司马炎更艰难。”杨峥早有心理准备。
&esp;&esp;大秦占据优势,但司马炎也有反击之力。
&esp;&esp;以前打顺风仗打习惯了,而卫瓘是谋士心态,总想占便宜,以小博大。
&esp;&esp;天下大势到了如今,考验双方的韧性和意志。
&esp;&esp;晋军缩回邺城时,有一万三千多人投诚。
&esp;&esp;这说明敌军士气已然松动,就差最后一口气了,现在退走,下一次更难打。
&esp;&esp;发动这么一场大战不简单,四十万的兵力,战马牲畜民夫,整个秦国都被动员起来。
&esp;&esp;百姓可以忍受第一次,但长此以往,肯定受不了。
&esp;&esp;卫瓘眼神闪了闪,“臣有一计,可将投降的晋军放归!”
&esp;&esp;“放归?”杨峥大概明白他的意思。
&esp;&esp;“正是,这些人留在营中,增加粮草负担,不如放其归乡,宣扬陛下恩德,这些人既然投诚,说明心在大秦,必不愿在为司马炎效力,司马炎强征粮草、青壮,或能收奇效,其次,也可穿插细作其中,深入河北各城……”
&esp;&esp;“可。”杨峥原本想驱赶这些人攻城,当炮灰用。
&esp;&esp;不过看邺城这架势一时半会拿不下,没必要白白牺牲这么多人的性命。
&esp;&esp;下令给每名晋军二十斤干粮,让他们回归故里。
&esp;&esp;晋军大喜,纷纷向杨峥的牙纛跪拜。
&esp;&esp;有三千余人不愿走,他们早就没了家人,孑然一身,故乡沦为废墟,只愿为大秦效死。
&esp;&esp;其中不少人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伤痕,眼神都是灰色的,裹挟着死气,也不知征战了多少年,早已成为职业战士,只会打仗,不会别的,离了军营不知道干什么。
&esp;&esp;杨峥将他们编入敢死营,让他们顿顿吃上肉,偶尔能喝上酒。
&esp;&esp;两边又陷入了对峙。
&esp;&esp;而冬天越来越寒冷。
&esp;&esp;有人晚上出去撒尿,第二天被找到时,人被冻成了冰雕。
&esp;&esp;有人的耳朵漏在外面,轻轻一捻,便掉了,而人丝毫不感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