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烨压低声音,悄悄问道:“老实说,那个扮得二百五似的年轻公子哥,是你从哪找来的宝贝?”
做戏做得巨忒真实。
连他都差点被骗过去。
苏潼眨了眨眼,矢口否认:“你别胡说,我可不认识他。”
不是她有意坑崔家,是崔家自已控制不了贪念非要往她挖好的坑里跳。
那她有什么办法?
有句话她觉得说得特别好:不作死,就不会死。
斗茶大会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以临城为中心,向周围散发传播开来。
楚京权贵遍地,喝茶品茗更是无数权贵附庸风雅爱做的事。
所以,楚京每年消耗的茶叶,就占了南楚茶叶市场的半壁江山。
“崔家欺客,以次充好……”
等等这些负面消息很快在楚京满天飞。
在楚京权贵之间的传播速度更是霸道惊人。
仿佛一夜之间,人人都知道了崔家茶庄的茶叶要不得。
若有谁还想着去崔家的茶叶买上几斤上好的茶叶,立即就会有人化身正义来劝退:“还去崔家茶庄做冤大头?”
“还嫌被坑得不够吗?”
“最次的白毫敢当成等级最好的茶叶来卖。
谁知道你去买一级二级的茶叶,他们会不会把那些根本不合格的茶叶充好货卖给你?”
“还有,听说今年的斗茶大会,崔家连茶王的称号都丢了。”
“可见崔家确实也没有好茶。”
有人把崔家打压茶农的旧账也翻了出来。
“难怪要以次充好了,原来今年都收不到茶叶。”
“崔家的茶庄今年铁定没有特级白毫。”
“不信?”
“不信你就去问问呗。”
苏潼要在权贵中给他们造成一种固定思维印象,就是要让他们觉得崔家失了今年的“茶王”
称号。
崔家的茶庄既没有特级白毫,也没有其他上品的茶叶。
如果崔家声称有其他上品茶叶,那一定是以次充好,故意误导客人。
就是想掏空顾客口袋里的银子。
她让人在茶楼、酒楼各处散布消息。
多人听说这事,传来传去,大家就会形成特定印象,认为崔家确实没有好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