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圣旨除了封赏,还可以申斥。
信宁侯忐忑不安中,苏潼来到了前院。
宣旨的公公认得苏潼。
见她到来,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舞阳县主听旨。”
接着展开手里的圣旨,缓缓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信宁侯听闻制曰二字,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侥幸地想道,还好不是惩罚。
第二反应是:呃,又是封赏。
接着又想道,不知苏潼这次又得到什么赏赐。
总不会又给她升官吧?
其实想要知道圣旨内容,刚才他还有机会提前问一问苏明枫的。毕竟苏明枫现在在礼部任职,圣旨内容都归礼部起草。
苏明枫没理由不知道。
只不过,信宁侯在这个官职比自己高的侄儿面前,一向端着架子;根本就没想起这茬。就算想起,他也放不下面子去问。
而苏明枫在信宁侯府,也是个非常奇特的存在。
以前吧,二夫人天天放着这个亲生的嫡长子不闻不问;说是因为大师算命,必须远着这个儿子,母子俩才能好。
反而天天跟在苏少权身后嘘寒问暖。
后来苏少权去了,二夫人大病一场,也没与苏明枫这个亲生儿子亲近起来。
苏明枫在信宁侯府,就像独立存在一样。
嗯,侯府还有另一个另类,那就是苏潼。
苏潼也是我行我素的主,与侯府其他人都合不来;独独与苏明枫亲近。
这样看起来,苏明枫与苏潼反倒似一家人;他们这些人,父亲叔伯兄弟姐妹,跟他们倒像外人一样。
信宁侯的脑子天马行空掠过许多往事。
宣旨的太监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嘣,读得特别慢。
他听得昏昏欲睡,不时有什么“秀外慧中”,“性资敏慧”、“端庄淑睿”等等溢美称赞的词不时钻入耳朵。
苏潼也有些懵圈。
她听着这些溢美的形容词足足从太监嘴里嘣出三十多个还没完。
不由得有些怀疑起来,皇帝是不是耍赖不给她封赏;就赏她一篇华丽无比的锦绣文章充数?
不然圣旨上何必写那么多赞美的词?
难道礼部的人为了显摆自己文笔好读书多,故意砌砖一样将那些词堆上去吗?
宣旨的太监念得实在太慢,而这圣旨洋洋洒洒写了长长一篇。
苏潼怀疑,起码也有千字。
众人跪得膝头都开始酸麻,忍不住频频抬头往太监张望;开始了眼神无声催促,宣旨太监仍旧用他特有的腔调,不紧不慢地往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