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结果反转后,大家才怀疑,这里面是不是首辅魏广德在设局,一次性坑了这两伙他们都不对付的人。
魏首辅纵容他们相互攀咬,都把自己的罪行暴露出来,然后再一击必杀,把两伙人都同时拉下台,驱逐出官场。
其实,有这样的猜测,只是他们对此时大明朝堂高层的分裂还未有觉察,特别是张四维隐隐开始自成一系,整个冯张势力已经分裂成三分天下。
一伙人就是张居正的嫡系,以王国光为首的在朝官员,这次算是彻底失势倒下了。
另一伙人则是倒下冯保的那些人,以侍郎王篆为首,随着冯保被圈禁、抄家的消息传出,所有人也都是惶惶不可终日。
最后,则是实力最弱的,那就是张四维拉拢的那些人。
这里的实力最弱,不是说张四维影响力弱,而是他拉拢的原来属于张居正势力的官员最少。
张四维通过庞大的财力为支撑,早就暗中结连起一张大网,只不过在张居正的光芒下不显山不露水。
张居正才死多久,百官当然想不到这么短的时间里,张居正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居然已经四分五裂、土崩瓦解。
特别是冯保让人弹劾王国光时,顺带手还把张四维拉扯了一番,在他们眼中自然是冯保对张系人马的出手,先是搞王国光,接下来就该是针对次辅张四维展开行动。
而针对冯保的弹劾,自然是张系人马的反扑,毕竟没人会束手待毙。
然后大家看到的就是,王国光被致仕,冯保被抓,冯张二系都遭遇了惨重的损失。
特别是冯保一系,随着首脑倒台,基本上算是完蛋了。
于是大家再一看,貌似只有首辅魏广德置身事外,打掉了限制他权利的两伙人,成为最终受益者。
很自然的,大家都会想到,这是不是首辅大人的设计,故意挑动这两拨人内斗,他再最后渔翁得利。
至于张四维,在他们看来其实是张系人马。
魏广德在内阁拟旨处置王国光时,张四维都没有出面阻拦,显然在内阁已经被魏首辅压制的没有了话语权,是已经失势的表现。
这些言论的变化,魏广德当然知道。
中午那会儿他还稍微紧张了片刻,毕竟涉及到百官对他的风评,这对于普通官员来说没什么,但对于首辅却很重要。
要不怎么说首辅是百官之首,要是身后小弟对他有怀疑,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本来魏广德是打算把张四维卖出去的,结果没想到皇帝一日之中连续处置王国光和冯保,倒是又把他的声誉给挽救回来。
而此时,魏广德就在府中接待老友曾省吾。
“善贷,汝观之事再无半点转圜余地吗?
内阁是否可以向陛下说说,他为国朝兢兢业业做事数十年,哪能这样对待。”
曾省吾来找魏广德求情,其实就是针对王国光的处置,在一些京官们看来,万历皇帝有点薄情寡义了。
是的,怎么说都是嘉靖二十二年的进士,为朝廷效力多年,居然至极被剥夺官身成为平民。
不管王国光做了多大的错,罢官就行了,没必要把出身也剥夺。
当然,这样的心思,未必是真为了王国光,或许也有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想法。
毕竟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谁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就会重蹈王国光之事。
官儿可以丢,但是这出身却是不能丢的,最起码回到地方上,凭借进士出身,还有足够的影响力,家里田地还能免税。
可如果像王国光这样,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曾省吾不敢奢望魏广德会求皇帝网开一面,收回罢官的决定,但是对于处罚,他还是希望魏广德帮忙说说情,保留王国光的官身致仕。
“三省,这事儿我省的,只不过现在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