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觉得有必要再去看一看。
主要看一看各零件的生产制造情况,如是否严格按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各零件的生产制造质量怎么样,还要看一看第二飞机制造厂的管理水平怎么样。
于是,仅仅相隔几天而已,林峰又一次到了五江市。
这一次和上次不同。
上次是前呼后拥,不但有五江市的领导们陪同,也有第二飞机制造公司的高层们陪同,不管走到那里,足足有二、三十人陪同。
这一次轻车简行,没有要任何人陪同,甚至连唐龙都要求远远的跟在后面,保持着足够远的距离,或者干脆要求不要总是跟着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一些自己真正想看到的东西,如果还是前呼后拥的,那还看一个毛线,估计什么东西都看不到。
于是,林峰像普通员工一样走进了厂区,白衬衣,黑西裤,和一名普通的工艺技术员,或者是管理人员没有什么区别。
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一线工人都是工装,技术或者管理人员的穿着不一样,一般是白衬衣+黑西裤。
仔细看的话,白衬衣的胸口位置有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小小的log而已。
当然,工牌也是佩戴的。每一块工牌上面有照片,职务,以及编号而已。
不过,一般人不会仔细去看工牌上的内容。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林峰干脆将工牌塞进衬衣胸口的口袋里面。
首先去生产制造车间。
林峰走进的是2号生产制造车间,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大大小小数百台生产制造设备,很多都是数控机床,数控化率达起码达到了百分之五、六十的样子。
这样的一个生产制造车间,起码需要七、八百名一线工人,加上辅助、管理、技术等人员,起码在一千一、二左右。
因为刚投入使用不久,整个第二飞机制造公司并没有满员,这个车间也是一样,在生产制造现场干活的大约两、三百人的样子。
生产制造现场可以看到一些毛坯,或者是正在加工的零件,只要一看这些东西,林峰就能一眼认出来。
没有人去关注林峰,以为这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或者是普通的管理人员。
这样也好,林峰在车间内边走,边查看。
有时候会在某一台机床边停留一会儿,看一看工人师傅加工零件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还会看一看零件的加工质量,或者各尺寸的实测数据等等。
看了一会儿之后,林峰突然停住了。
这是一台普通卧式车床,操作车床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车工,正在对一批零件毛坯进行粗加工。
毛坯粗加工有一个特点,金属材料去除量大,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某一些尺寸的公差甚至可以达到±0。5,且还为下工序留有几个米的加工余量。
这样的粗加工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是一名稍微有一点经验的普通车工都能胜任。
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工序,林峰为什么停了下来呢。
因为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
这位工人加工完零件之后,居然不是用游标卡尺去检查加工完的尺寸是否合格,而是用一块抹布先量一量旁边已经加工好的一个零件,然后再对比一下车床上刚加工完的这个零件,觉得差不多,然后将这个零件从机床上拆卸下来。
看到这里,林峰觉得自己三观都颠覆了,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且这样的人还进了自己的公司。
忍无可忍。
林峰向前几步,一脸正色的道,“这位师傅,你的卡尺呢,怎么用抹布代替卡尺去测量零件。”
“哦,我的卡尺被老刘临时借走了,我懒得过去拿,就用抹布测量一下。”
“这样是不行的,必须用卡尺!”
这位车工一脸的不以为然,“没事,这是粗加工,大概比一下就可以了,后面还要加工,零件还有好几个米的余量呢。”
林峰道,“就算是粗加工,就算是还有几个米的余量,那也不能用抹布代替卡尺,这是严重违反工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