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连岁岁说完,李玄清就上了马车。
阿福和管家驾一辆马车,连岁岁和李玄清坐在厨子驾的另一辆马车里。
马车在路上颠簸,离京都越远,路况越差。
连岁岁坐在侧面,李玄清坐在正面,两两无言。马车突然一阵剧烈晃动,连岁岁没有抓牢,直接扑到李玄清腿上。
一抬头就看见李玄清剑眉微蹙,眸子里有道不明的情绪。
她连忙起身:“不好意思啊王爷,这路,太颠了……”
连岁岁尴尬,但她要假装镇定。
马车摇到日上三竿的时候,终于到了。
这是个小村庄,虽已经是深秋,四周还是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花。这些花都是用来做胭脂的材料,连岁岁只认得五颜六色的菊花和娇艳欲滴的月季。
一个黄发小孩见到有外人,急急忙忙跑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
“小孩,你们这儿可是胭脂村?”秦爷问道。
小孩歪着头,眼珠子溜溜地转了一圈:“是啊。你们来这儿做什么?”
连岁岁正好怀里有块糖,便拿给那孩子,说:
“我们是来买胭脂的,快去叫你家大人出来。”
不一会儿,就有一群村民出来了。
“我是这儿的族长,你们……是来买胭脂水粉的?”领头的村民问道。
“族长好,各位乡亲父老好!”连岁岁礼貌地打完招呼,“对,我们是来买胭脂水粉的。你们这儿都有什么胭脂水粉啊?”
“几位请随我来。”
连岁岁、李玄清和管家进了村,其余两人守在马车上。
这小山村的胭脂水粉果然比京都作坊里制出来的好很多,价格也便宜,难怪青楼的老鸨每次都要来大批采购。
连岁岁整了几大箱,就算卖不到宫里去,京都城里那么多女人,还能卖不出去?
傍晚,天上下起了小雨,连岁岁是万万不能将这些东西带回家,只能再求李玄清,放在他府上。
李玄清又答应了,连岁岁真的从未想过他这么好说话,心中竟然有些愧疚。
东西被搬到了先前收拾出来给连岁岁住的房间里,外面雨还没停,连岁岁趴在桌上算账。
买来的胭脂水粉都是大罐大罐的,村民那儿有用来分装的贝壳,连岁岁就横下心买了些,贝壳比那些商人用的陶瓷便宜多了,也能减去一些成本。
就这样,连岁岁白天在九王府里捣鼓胭脂水粉,晚上才回家。
为了让蚌壳颜色好看些,连岁岁日夜打磨,有些还放在染料里浸泡。
每日累得直不起腰,回家胡乱洗漱后倒头就睡。
“小波哥哥,阿连怎么每天都回来这么晚啊?”
“唉,估计是感情上受挫了,那日她回来,我看见她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小波把昭昭 拉到一旁,小声说,“你看她这几日,也不打扮了。”
“感情受挫是什么?”
“唉你还小,你不懂。”
……
七日后,是个大好的晴天,连岁岁将浸染好的贝壳捞出来晾晒。
这几日进进出出,和王府仅有的几个人都熟络了,阿福和厨子时常一有空就来帮她干活。作为回报,她会请他们喝酒。
连岁岁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见着柳秋汐,好奇问:
“阿福,府上不是还有位柳姑娘吗,怎么我这几日都没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