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柳絮姐弟俩带着行囊整装出发。
登船的港口在梨花镇的隔壁,桃花镇上。
距离当初小河村众人逃荒随机靠岸的地方不远,不过是几十里路。
大船是武大老板帮忙安排的,此番出发所要带的东西早就提前装进船舱。
红薯带了近千斤,那是育秧专用的。
甘蔗亦是,辣椒种子,棉花种子也不少,累计起来共有三四千斤。
加上柳絮所带的下从,农业专家,护卫等人,一艘大船被塞得满满当当。
柳云来和李三娘放心不下,甚至心想着同一双儿女登上甲板眺望远方。
“絮儿,睿儿,你们一路上一定要小心啊。”
“靠岸后第一时间找驿站或者商队递信回家,可前往别忘了。”李三娘和柳云来不停地重复这两句话。
絮儿这丫头从小就不需要人操心,但出远门,夫妻俩心底还是止不住的担忧。
柳云来实在是放心不下,张口想说不然他也跟着去吧。
但想到家中那么多事情都需要人照看,只好将话憋回心里。
柳睿初次离家,课业也不可耽误,遭到了父母的轮流关照。
除了李三娘外,柳顺和牛梨花也前来送行。
“顺子叔,我离开的这段时日,若是有什么突发情况就麻烦你和爹一同商量对策了。”
“到了怀州后,我会留下通信地址,有什么要事也可以让商队驿站的人急送。”
“梨花姑娘,绣房的事就拜托你了。”离别在即,柳絮还不忘同二人交接工作。
几人就站在港口说了近一个时辰的话,依旧恋恋不舍。
直到船夫大喊:“柳姑娘,我们该启航了!”
“再不出发,待会风向不对就麻烦了!”
李三娘擦了擦红润的眼眶,强忍着不舍挥别一双儿女,“去吧,一路顺风。”
柳絮姐弟俩一步三回头上了甲板,人齐,船只缓缓开动。
原本对外面世界充满向往的柳睿,看着爹娘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终是忍不住落了泪。
柳絮留意到弟弟的神情落寞,不知如何安慰,口中蹦出一句:“是不是舍不得爹娘?“
“不然你别去了,在家陪着爹娘多好啊。”
柳睿听完这话,用力忍住泪珠,一抽一抽地道:“我是大人了,姐姐像我这么大的时候都能猎到熊瞎子了。”
“我以后总要适应爹娘不在身边的日子。”
柳睿说的是心里话,七岁那年他们全村搬迁,年仅十二岁的姐姐便能带领全村安全到达宣化。
也是十二三岁,姐姐靠自己的能力为家中打下了大片家业。
短短五年间,自家更是一跃成为宣宁城首富,这都是姐姐的功劳。
姐姐如此能干,反之他呢,十二岁了还只考取童生,对家中一点贡献都没有。
林夫子说游学能让人增长阅历,能知晓许多书上不知道的东西。
他想在之后开设的科举考试中取得好名次,就必须勤奋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