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红见状,都不顾和二哥说话了,忙大声喊道:“大嫂,你怎么把那两条鱼都拎去仓房了,化一条咱们晚上炖着吃,得老香了。”
陈香菊打周朝阳进来,就在那打量着他,比三年前那次看见又高了不少,也壮实了,貌似也成熟了,不再是那个一看见她就瞪眼睛的愣头青了,到是有了几分沉稳气息。
陆敏为周家生的这两个儿子都又高又大又壮实,而她生的儿子,那真是顶在头上怕吓到,含在嘴里怕化了……
可依旧没能照顾好那孩子,打生下来就病病殃殃的,如今都八岁了,连学校都不敢去。
周毅看重男孩儿,如今长子又给他生了两个大孙子,有一次陈香菊听见周毅在和人讲电话,说的就是要把周向阳调回京城的事。
这日后老大一家肯定是要回京的,而且身份还不会低了呢。
和周向阳,陈香菊没正面冲突过,她到是不怕他回京,她现在是真不想让周朝阳回京。
可这事能是她阻止得了的吗?
“朝阳,谢谢你,让你破费了,这两条大鱼,你一定没少花钱吧?”这么大的鱼,就是在京城,也是很少见的,陈香菊都有点想吃了。
陈香菊这样说,就好似这两条大鱼周朝阳是给她拿来的,冯娟都有点不好意思把两条大鱼拎走了。
可接下来,就听周朝阳回道:“用不着你道谢,这鱼我是拿来给我两个小侄子吃的,小孩子吗,得多吃点好的才能长得高是吧?。”
周朝阳这话问的是两个小侄子,两个小家伙当然愿意点头了,冯娟那边也喜笑颜开的把鱼拎走了。
这年月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十几二十块,但那只是普通工人的工资。
人周向阳是普通工人吗?所以他的工资加各种补助,每月到手足有八十二块钱,可以说,在临青县都是最高的。
糖厂是企业,而且还是省里挂号的企业,这就难怪周向阳的工资比陆长林还要多出十几块钱。
一个人一个月能挣八十二块钱,这意味着,就周向阳一个人的工资,就相当于普通人家四个人的工资。
再加上冯娟又是个大夫,夫妻俩每月的工资轻轻松松就超百,你说他们家的生活水平能低了吗。
就算现在物资紧张,有钱也不好买,但有周向阳这个大厂长在,他们家鱼啊肉啊啥的,也是不断的。
都说周红红天天要肉吃,就连她都看出来了,大嫂就知道惦记她娘家人,有啥好东西,保准先放起来,然后肯定又要往她娘家倒腾。
冯娟娘家的条件实际还是不错的,父母都是干部,自己都有工资拿,老两口也很少给女儿找麻烦,还经常说她,不要总往娘家倒腾东西。
这不是她还有几个哥哥弟弟,她又是个吃一口东西,都念着娘家的人,所以他们家的东西,怎么整,都不够分配。
就说这两条大鱼吧,冯娟一接过去,就想好了,等下就给娘家送去一条,剩下的一条,他们自家有半条就够吃了,然后再给她们主任拿半条。
周向阳在外是一把手,也是一把好手,糖厂自打由他接手,这几年不但在临青县很有名气,在省里那也是数得上数的盈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