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李如歌接过钱,又接过地址,顺手就揣兜里了。
望着胡永刚离开的背影,感觉这人一下轻松了不少的样子,李如歌也有点被触动了。
估摸这五块钱已经是胡永刚全部的家当了,可她还不能不收。
别说他们之间还没啥交情,就算有交情,是多要好的朋友,这年月粮食这么珍贵,她也不能随随便便就白给他多少粮食。
升米恩斗米仇,给过一次,有些人就会想着第二次,给了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
时间一长,当对方养成习惯,你又不想给了,之前给的不但会一笔勾销,还得结下仇。
不过李如歌毕竟是个心善的,不然老天爷咋会选她当亲闺女。
当给胡永刚父母邮寄粮食的时候,还是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大米白面各邮寄五斤不说,想想又给添上二斤黄小米,一斤花生米。
现在拿五块钱去黑市买细粮,估摸也就能买个五六斤,她这一下邮寄过去十二斤细粮,还有一斤花生米,好像是有点多了?
唉多就多吧,这种事只要胡永刚不出来瞎嚷嚷,谁知道咋回事。
胡永刚是不会出来瞎嚷嚷,却感动的自己躲去没人的地方,哭了好一会儿。
因为他爸妈的信来的很快,通过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来,正是他给邮寄的粮食很及时,他们拿出一半细粮去打点了一下,还有那斤花生米,他们就尝两粒,就都给人送去了。
据说收到礼物的人,当时就答应会给他们挑一个好地方,然后都没用上几天,他爸妈就从最艰苦的农场,回到了附近的村子里。
虽然干的活依旧是农活,但和农场比起来,村里的生活那肯定要好很多。
而且他爸妈还在信里说,没白疼他,比起其他几个子女,只有他最惦记他们等等。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等胡永刚收到他爸妈的来信,实际都是一个月后的事了。
之前胡永刚一直都没敢问李如歌,那五块钱能买几斤粮食,给他父母邮寄走多少。
因为邮寄粮食还有费用在,肯定不能都用来买粮食,他猜测,顶多也就五斤,没想到是十二斤。
这期间李如歌肯定回过村里,还不止一趟呢,胡永刚想问不敢问,正纠结的时候,他爸妈就来信了。
这人又不是个傻子,这账他还不会算,李如歌从中搭进去多少钱。
而且就冲他爸妈这信来的这么快,李如歌当时肯定邮寄的是加急。
啥都不说了,从此以后,李如歌一家的事,对了,还有周宁的事,就是他胡永刚的事了。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