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九)
于敏出生于F省Z市Y县的一个沿海渔村,那里名叫李家湾。
李是当地大姓,更不用说是在李家湾,基本上每一户人家都姓李。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嫁过来媳妇的或者入赘的姑爷。
而于敏就是这些例外中的一员,不过并不是爸爸姓于,而是她的妈妈。
她的妈妈不是嫁过去的,而是跟着她妈妈的妈妈,也就是于敏的外婆,为了逃离战乱和饥荒的时候去到的李家湾。他们整村十多户人一起走的,但到了李家湾只剩一半不到,而她外公也在逃离的路上不幸去世了。
当时,于敏的外婆为了养活还是孩童时期的妈妈,就在一家大户人家做起了佣人。她外婆很是勤快,头脑也不错,虽然是佣人,但慢慢成了佣人里的管事。没过几年,于敏的妈妈长大了,就在那户人家里当起了丫鬟。
虽然不是封建社会,但在那种偏远的村子里,封建思想还是很严重,大户就是大户,佣人还是佣人。
在那时,身份地位这个问题并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更改,或者说有所改进,但是慢一点,需要让时间去一步步消化那些陈年旧疾。
特别是像于家这些人本来就是逃难过去的,在李家湾自然成了干最底层工作的那些人。
于敏出生的时候还是姓李,叫李敏。并不是她妈妈找了一个当地人嫁了,而是被她们上工的那家的李老爷子给欺负了。
当然,这李老爷子还是很看得上于敏外婆和妈妈的,所以当得知怀了孩子后,便给了于敏母亲一个名分。虽然不是明媒正娶,但也是开桌白席宴请宾朋收为偏房的。
老爷子活着的时候一切都好,李家是他说了算,所以于敏一直是健康成长。后来她外婆走了,老爷子也走了,她和她妈妈便成为家族针对的对象。
于敏还有一个哥哥,哥哥的母亲本来就对老爷子娶小老婆意见大,无奈老爷子喜欢,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现在老爷子没了,她儿子成了家主。为了保护她们母子俩的利益,她便撺掇儿子除去名义上的二娘和同父异母的妹妹。
(一百三十)
这李敏,也就是于敏,从小的成长很开心。父亲六十岁有的她,对她很是疼爱。
家里除了爸爸和妈妈,对她来说至亲还一个大娘和一个哥哥。哥哥对她也是很好的,但她有点怕大娘。虽然大娘平日里对她温言细语,但她觉得有时大娘看她的眼神,就像毒蛇看着一只小老鼠一样。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她的童年。
他们李家湾属于一个大村,有七八十户人家,而最大的家族一共有五家,李敏她们家就属于其一,另外还有一家正是李建安的家族。
这五家有相处不错的地方,也有明争暗夺的时候。于敏和李建安由于家族走的较近的缘故,从小就相识了。而且两家的老爷子还订了个娃娃亲,约定他们成年后就成婚。
村子里通婚和联姻很正常,在几代以内说不定还都是亲戚呢,但并不妨碍他俩的相识和成长。
其中故事不过多介绍,总之十多年的感情,十多年的日出日落,十多年的嬉戏打闹,十多年的风霜雨露,奠定了两人感情的基础。
直到于敏的父亲去世,由她哥哥掌舵以后,于敏迎来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
本来疼爱他的哥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事事针对她和她母亲,她母亲从小生活的环境只有这里,不像外婆见多识广,所以从一开始只会一味地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