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我们家的还便宜咧,五文钱十合,若要半斗只收您二十文!”
“成,就给我来半斗吧,碰巧家里豆子快吃完了,也给孙子磨些豆浆喝。你这儿离我家近,省得再去一趟东市。”
“好嘞!”
卫溱手脚麻利地装了半斗豆子,收钱后大娘又抓着她唠了几句家常,才心满意足地挎着菜篮子离开了。
之后陆陆续续有人来到摊子前,有买了回家的,也有看了看便走的,一个早上过去,卫溱数了数兜里的铜钱。
一共六十三文。
应当够家里一段时间的嚼用了,她兴高采烈地收拾了剩下的一些食物,等着荣伯一起回村。
回到家,她把今天的收获拿给他们,林嫂一家都高兴坏了,直言这些钱够过好些日子了,连连夸她能干。
林嫂倒出一大半钱塞到卫溱手里,“卫溱妹子,你帮了家里这么大忙,不知怎么谢你好,我们取些铜板够家里用,剩下的你就拿着吧。”
卫溱吓了一跳赶紧推辞,“不不不,东西都是你们出的,这钱理应你们拿着,我在家里住了这么久你们都没要我吃喝的费用,我心里实是感激又抱歉,怎么还能要你们的钱。”
“话不是这么说,你平时在家没少帮家里忙,要不是你我可还要操劳哩!况且你若不在,咱家这豆儿还不知如何卖出去,到时一家都得喝西北风。”
“那些都是我应做的,你们救我收留我已经是大恩,我还都还来不及呢。”
“哎呀你就别见外了,咱家的豆子以后还得劳你帮卖呢,到时可就是我们欠你的了。而且你前头不是说想买书嘛,拿了这钱早日把书买了,若晚了被人买走了可不好。”
林嫂这话提醒了卫溱,她现在的确很想要一些书来尽早丰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虽然那个书肆看上去不像生意兴隆的样子,但难保有像她一样的人碰巧需要那几本书,到时真被买走可就不好了。
于是她想了想,从林嫂手里拣了二十文铜板出来,然后把她的手推回去。
“我先拿这几个钱买书,权当借你们的,到时赚了更多的再还给你们。”
林嫂拗不过她,只得任她去了。
卫溱决定明天就去书肆,她现在身体好全,又暂时不需要卖货,便不用麻烦荣伯,自己步行进城就好。
卫溱问柚子明日要不要和她一块儿进城,柚子高兴得跳了起来。
“我要去!我要去!”
前两回因为有事要办没能带她,小丫头还生了一顿闷气,这回得知能进城玩儿兴奋得在被窝里直打滚。
第二日柚子早早地起来收拾好,等着卫溱带她出门。她们步行来到城里,卫溱按上回的路找到广书斋,还是之前那个老板。
他穿着和那天一样的衣服,没骨头似的地半卧在椅子里看书,看到卫溱进来,他愣了愣,似乎还记得她。
她笑道:“老板,《大郢纪年》和《山河注》还在吧?”
“老地方。”他回过神来,答道。
卫溱熟门熟路地找到第三排架子,两本书还在上次她放回去的地方,完全没人动过的样子,她拿起来翻了翻。
柚子好奇地东张西望,瞅了瞅卫溱手里的书,小声道,“卫姐姐,这里的书你都看过吗?”
卫溱好笑,“怎么可能。”
“那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吗?”
“大部分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