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怜工作室的打工人,铃声就没停过,经纪人龚章的手机更是直接被打爆,在心底咒骂了沈年无数遍。
然而哪怕再骂,他也控制不住咧开的嘴角。
他,包括所有业内人都清晰的知道。
如果说之前的那些舞台,只能让沈年勉强成为华国新生代歌手第一人。
那么这个真正的神级舞台一出,伴随着沈呦呦放出的王炸,无论从哪个角度,沈年,都有了跟国际一线歌手同台竞技的资本。
世界一流水准啊!
想到这,龚章的优越感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于是他喜滋滋地叫住一个路过的同事,“你觉得我要不要去美个容护个肤什么的?”
看着龚章那深到能夹死苍蝇的眼角纹,同事:“……?”
作者有话说:
*我不会写歌词,也不会写诗,所以拼接了一下……就假装这词很厉害吧!
本来还以为可以趁热打铁一口气写完另两个地方的,是我高估自己了……
感谢在2023-04-0419:06:52~2023-04-0604:43: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柚子yuzu5瓶;言语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带着勇者一起赴死,巨龙怎么办?◎
“想了解人民的历史,必须要走一趟澄江堰。”
直到站在澄江堰前,听到那种隐然的震动声,沈呦呦才初初理解了这句话。
没到过江边的人,是很难体悟这种大自然带来的战栗的。
周边观者如云,有许多人是专程为他们而来,都站在安全范围外,兴奋地朝这边挥手。
但这些窃窃私语抵不过江水的一声咆哮,当它滚滚而来时,沈呦呦再也无法将视线移到另一个地方。
“它已经两千多岁了,”季导游敬业地讲解道:“现在还没到霜降时节,否则大规模地搬运泥沙,看起来会更加壮观。”
沈呦呦等人顺着河堤往上走,季知桢似乎天生拥有讲故事的天赋,略稚嫩的少年音娓娓动听,将一切缓缓道来。
“据说抗战时期,敌方试图炸毁澄江水坝,然而战斗机飞了几个来回,却一无所获,最终只能恹恹离去。”
“因为澄江堰,没有水坝。”
治水治水,无非就四种方法。
一是建大坝,用大坝充当水龙头开关,将一切挡于源头;
二为修水库,在山体处修建无数个小水库,化零为整,大大减小技术难度;
三修建运河,将澄江与其他江河相连,形成一张密密麻麻的“命运共同网”;
四排沙筑堤,年复一年,最终让这条大江化作地上悬河,彰显又一次“人定胜天”……
但历史已经证明,如果用了以上任意一种方法,澄江堰都不可能存活两千年之久。
“‘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季知桢忍不住感叹,“天才的创举。”
用自然治自然,弯道是天然的“滤沙器”,在弯道的末端开凿一条运河,这就形成了“二八分沙”。
但古人认为,这样利用的还不够彻底,于是他们又在江心建小岛,流线型的小岛又一次起到了“二八分沙”的作用。
季知桢讲到这,停了停,沈年听得一愣一愣的,不仅感叹,“许多人还总觉得古代人笨,这不比大多数现代人聪明多了?”
要知道,近代以来,许多国家还是被狠狠地打击过几次后,才从“征服自然”的狂妄中清醒过来,重新去学习如何“顺应自然”。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竟然已经有了这样超前的思想。
【人类历史果然是个圈,其实我们跟两千多年的古人并无不同,甚至多有不如。】